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1期   作者:孔德田
[导读] 根据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基于数学科目特点改变教学模式,
        孔德田
        惠民县辛店镇三堡小学251710
        摘要:根据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基于数学科目特点改变教学模式,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显其主体地位,以此加强教学成果,保证进度的正常,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本篇文章主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展开描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优化教学
        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转变当前教学模式,尊重客观规律,立足于教材内容加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增强其理性思维的发散,避免单一片面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挖掘其学习兴趣,利用丰富的教学设备促进其思维活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建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提升其实践能力,在课上突出重点内容,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在以往教学时由于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占据课堂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洗礼,不利于思维活跃,因此,教师要根据其学习状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其独立思考,加强主观学习意识的培养,进而实现课堂高效教学。
二、侧重趣味性教学
        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突破口,提升教学质量。因为其年龄等因素对事物具有较重的好奇心理,使得学生无法在课堂全神贯注。所以,教师要深入教材,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利用趣味性语言激发其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带领学生深入感受数学世界的魅力,进而加强抽象知识的讲解,使其通过具体形象直面学习难点内容,以此增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保证教学进度。
        比如在学习《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时可让学生根据课件所显示的问题进行随机抽选,询问其能否解答,而后带领学生思考“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利用乡村造林趣味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然后改变问题“计划比实际少造林多少?”将其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说明。在讲解完知识内容后可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将王爷爷家养的60只公羊,72只母羊进行举例,并且设置疑问“都是求相差数的对应分率,为什么母羊比公羊多25%呢?”从而加深其学习印象,采用趣味性课堂打造高效的教学质量。最后教师可举行趣味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推动其学习动力,让学生明确当具有百分数的问题时可从其含义内容、数字互化等步骤得到问题答案,继而挖掘其内在潜能,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结合生活情景调动其积极性
        实际生活同样具有数学知识,教师可利用班级已有的教学工具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思维解决难题,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因而需立足于教材内容,不脱离实际情况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在情景中解决问题,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推动其学习动力,实现课堂活力。
        比如在学习《冰激凌盒有多大—圆柱与圆锥》时可将一个长方形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思考若是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而后将三角形采取同样的情景设置问题。接下请学生观察茶叶盒的形状为圆柱,积木的形状为圆锥,让学生在班级内寻找同样是圆柱与圆锥的物体,这时学生就会说粉笔等物品,继而加强其对圆柱与圆锥特定特征的理解,让学生明确其中内容的定义,而后拓展应用带领学生整理相应的知识框架,使其明确圆柱与圆锥的公式推导。最后,教师需采取生活情景问题加强其思考能力“由一个正方体木块加工成的最大圆柱,它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这时学生就会通过刚才所学的内容解决问题,利用圆柱的底面积乘高的公式得到问题答案1000立方厘米,从而增高其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维的形成,保障教学质量。
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答案
        为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答案的质疑情况,深入带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内容,采用鼓励语言引出其活跃的思维,利用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总结,概括解决步骤,建立空间体系。所以教师要在课堂内引领学生对定义进行推导,激发其求知欲望,进而加深其学习印象。
五、注重实践活动,加强创新思维
        教师要改变现阶段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问题中,提升其对问题答案的思路创新。因此可合理运用课上教学时间,增高其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使其在问题中能够创新解决思路,深化学习方法,继而提升综合素质。
六、采取全面教学评价,激发内在潜能
        教师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并未根据其综合能力进行教学评价,不利于其数学思维的形成。因为学生的性格特点等要素,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力,继而增强学习信心。所以在课上教师要根据其独特性格采取全方位的表扬,进而挖掘其内在学习潜能。
        并且有效的教学评价可升华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沟通,转变严肃枯燥的学习氛围。或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加强其沟通能力,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其在不断竞争中深入强化基础概念,从而不断自我完善,构建和谐教学环境。
结束语:
        总之,若要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改变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构建优良课堂氛围。通过生活情景、趣味性等内容重视其主观学习能力,加强综合能力的提升,继而深入落实教育理念方针。
参考文献:
[1]吴秀梅.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7,(23).247.
[2]韩培峰.巧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2).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