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贤德
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中心小学 556100
摘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所必备的能力,对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学知识,还需要学习如何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为此,教师需要从数学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锻炼,切实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有效性 方式策略
学以致用是数学实用性的重要体现,但若想让学生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教师还需要对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基于此,教师的数学教学思想应当进行一定的调整,并且数学教学的侧重点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偏移。也即是说,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教学是重中之重,但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应当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即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又可以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上得到磨练。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入手来对在小学数学中引导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扎实基础
扎实数学基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小学数学中,即使再难的问题,也都是从数学基础知识中来的,学生在高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获得有效的提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能够扎实数学基础。因此,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需要付出一定的耐心,让学生对彻底理解知识内容,并产生自己思考和认识。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一)”的教学中,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具体位置。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对位置和方向已经有了学习基础,所以,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基础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我先让他们进行了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他们会发现虽然学习的标题都是“位置与方向”,但内容却有了不同,并且,他们可以对新知识产生第一印象。在学生的学习结束之后,我会找学生来总结知识点,其他学生也可以进行补充,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可以进一步熟悉基础知识。在这一环节结束之后,我会给学生展示较为基础的例题,让他们通过例题来初步运用知识,深入理解知识。通过这样多层次的数学数学,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和记忆都会得到提升,便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进行灵活运用。
二、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学生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
学会有效分析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更好地提升。所以,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即分析出题者的意图、分析问题中包含哪些知识点、问题的重点在哪里,等等,在多角度的分析中,解题思路会慢慢清晰起来,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会得到有效的磨练。
例如:在“解决问题(一)”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比如问题是:小鹤和小雀都喜欢吃零食,小鹤每天吃零食要花费25元,相当于小雀每天花在零食上的5/6,小鹤和小雀每天共为零食花费多少钱?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问的是什么,所以,我先让学生从问题中寻找关键信息。很多学生都注意到“共”这个字,由此我引导他们到题干中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在寻找信息过程中,可以确定多方面的信息,如这道题考察的是分数知识,已知小鹤的花费,还需要求出小雀的花费。在这样的分析中,解题思路很快确定下来,学生的解题速度很快。趁此我又给学生展示了类似的习题,供他们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这样的分析问题学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升。
三、解决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实际的解决问题中来,所以,习题训练是强化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所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解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强化的过程。不过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习题训练需要控制好题量,题量过多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也会降低他们的解题积极性,题量过少会达不到训练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给他们设计适量的习题。
还以“解决问题(一)”的教学为例,这部分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为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基础问题上给他们增加了难度。具体而言,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一题多解”的练习任务,在这次任务中,学生接触到的习题都不只有一种解法,学生需要尽可能多的找到每一个习题的多种解法。这次任务的习题并不多,难度在于每一道题有多少种解法是未知的,学生对每一道题都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多角度的思考。通过这样的习题练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会更加灵活,解决问题的思维也会得到强化。
综上所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思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获得提升。所以,教师需要增加教学层次,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丰富多样的问题,提升他们的数学认知,同时也提升他们的学习成就感,让他们的数学素养获得不知不觉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卜繁影.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7(23):333.
[2]曹美婷.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J].职业技术,2017,16(10):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