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实验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1期   作者:黄全喜
[导读]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黄全喜
        盐池县第一中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吴忠市751500  
        摘要: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在实验不同环节的参与中高效完成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增加物理实验的实践频率,引领学生在实验的观察、操作和总结中建立学习兴趣、提升探究效果、有效实现物理知识的准确把握。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
        实验是物理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获得真理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借助物理实验的组织引领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帮助下完成知识掌握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同时,为了借助物理实验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实验微课的展示请学生观察,促使学生借助微课直观观察物理实验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的自主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操作中达成物理知识的全面掌握;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的成果请学生自主总结,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与成果的总结中完善学科素养。
        一、物理实验的观察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微课的播放为学生展示实验。这种实验展示形式能够更直观地帮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详细看到物理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现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实验的展示请学生观察,鼓励学生将自己通过微课实验看到的成果加以表达和分析。经过微课实验的观看,学生将借此对物理知识产生初步认知、对后续的知识学习建立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微课实验的展示请学生进行详细观察。在微课实验中,学生看到了一个被罩在玻璃罩子中的闹钟。接着,微课实验中的讲解开始了,实验操作者将闹钟打开,即使再次放在罩子当中还是能够听到较大的声音。于是,操作者使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子中的空气逐渐抽出,且在一段时间之后表示现在玻璃罩中已经为真空的状态——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闹钟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虽然依然能够看到闹钟上的响铃在震动,但是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了……学生在微课实验的观察中窃窃私语,对于这种“奇怪”的物理实验现象表示有些奇怪。接着,教师顺利凭借物理实验的观察引领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知识学习中。经过课堂上的实验观察和知识学习,学生了解了“真空不能传声”的知识,也对物理实验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物理实验的操作
        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操作实验、小组合作实验活动的开展请学生参与。当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当中的时候,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方法。

因此,学生会在物理课堂上积极学习、认真听讲,为后续的实验操作做好准备。同时,经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其将更深入地完成物理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也将在实验的帮助下实现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强化。
        例如,在学习《熔化和凝固》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就通过自主实验的开展请学生在实验室当中进行实验操作。在课堂上,教师请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探究海波与石蜡这两种物体在熔化的时候其温度变化的规律。接着,教师为了每一位学生发放了实验记录表格,方便学生将自己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之中。接着,学生凭借实验操作详细观察着海波和石蜡在水浴加热的过程中其温度的变化过程。同时,学生还发现,海波和石蜡在加热时出现了不同的特点:海波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固体开始熔化,其温度在其熔化完毕后才继续上升;而石蜡则是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经过实验操作活动的实施,学生完成了数据的详细记录,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也凭借实验达成了晶体与非晶体特点的详细掌握。
        三、物理实验的总结
        当教师引领学生完成了物理实验的观察和操作之后,教师需要请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总结。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尝试结合物理知识完成实验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进一步深化知识掌握、健全物理探究意识与品质。
        例如,当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了“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实验之后,教师请学生在小组中完成实验步骤的梳理与实验现象的总结。在课堂上,学生结合画出的实验电路图进行详细操作,也有专人负责对实验现象进行梳理和记录。当大家完成了实验成果的讨论后,学生在小组中顺利完成了实验总结。在学生的小组总结报告中,教师发现学生能够通过改变电池数量来控制电压、可以借助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也能够将实验数据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详细展示。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凭借表格数据的分析明确指出了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完成了物理知识的准确把握。可见,凭借物理实验的总结,学生完成了知识的掌握,也在总结中实现了物理探究能力的强化和学科素养的健全。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效率,需要采用不同的物理实验组织形式引领学生参与。当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观察了解物理现象、当学生凭借物理实验的实践提升操作能力、当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总结完成知识掌握之后,学生将在实验的帮助下建立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够凭借物理实验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显著提升,还将在物理课堂的实验参与中建立严谨的科学实验意识与品质。最终,学生将结合物理实验的参与成长为知识丰富、能力健全、素养完善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俞卫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实验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
        [2]唐志红.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复习课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