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1期   作者:何建翠
[导读]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学的重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何建翠
        富宁县木央镇木央中心小学 云南省 文山州 663414
        
        摘要:随着国家对素质教学的重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道路。本文会对目前小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措施供各位读者参考,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思维习惯
        引言:小学家的学生各方面正处于成长时期,由于数学科目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维较强的特点,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出现难以接受的情况。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忽略了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感受,导致班级的整体数学学习效果不尽人意。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一、未养成独立思考的原因
        1.1、教师和家长的影响
        传统的数学课堂许多教师把重点放在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上,因此忽略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家长和教师过分看重成绩的现象,使得学生将目光只放在数学成绩的提高上。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讲台下面奋笔疾书。看似是一番欣欣向荣的学习景象,但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并不高。除此之外,家长也没有看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小学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中学阶段逐渐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1.2、学生自身的影响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上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部分家长基本把孩子学习上的事全部揽下。长此以往,学生不乐意动手动脑,在学习上不能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的习惯。导致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往往都是直奔参考答案的结果。没有去静下心来对比教师给出的解题思路与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否有哪些不同之处。经过以上分析,学生自身在学习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未来的成长进步。


        二、培养独立思考的方式
        2.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小学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比较乖巧听话,在上一些资历较深的老师课堂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感。极其不利于良好师生习惯的形成。在课堂上,因为惧怕老师而不敢大声回答问题或者举手发言,长此以往,学生变得唯唯诺诺,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无论资历浅或深的老师都应该在课下多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多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可以带动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
        2.2、改变教学方式
        现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但学习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对于部分老师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困难性。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可能已经习惯往日的教学方法,并且利用该种教学方式已经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要想这部分教师能够进行变革需要从思想上接受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本章节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通过情景的设定和具体问题的提出,让学生逐步进入本堂课的重点内容。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先不急于教学生理解公式。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问题:小红要去奶奶家走亲戚要带一个长方体的礼盒,他想要为这个礼盒包装一层漂亮的彩纸,请问小红应该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纸呢?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挂钩,把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简单化。之后再为学生具体引入如何求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这样就能够真正做到水到渠成,学生在理解公式方面也丝毫不费吹灰之力。
        2.3、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大好时机,在这一时期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以后的学习道路打下夯实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逐步将课堂的角色交给学生去扮演,而教师则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将课堂的时间能够分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和探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然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也得到了锻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提前为学生设定好任务目标和时间,并对最后的成果进行检查和总结。有时教师的表扬可能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为高昂,把整个的课堂学习氛围推向高潮。
        除此之外,教室也可以采用做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回顾以往学习过的知识点。例如:快速的你问我答。在学习立体几何图形之后,让台下的学生能够快速的回答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看谁做的又快又好,这样简单的小游戏就能够让全班的学习氛围得以充分调动。
同时师生的关系也进一步拉近,让数学的课堂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
结语:
        因此,要想实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能够摒弃糟粕,勇于创新。只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学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也将会因此受益。
        参考文献:
[1]朱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数学大世界,?2020,?(18):82.
[2]刘垠.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科技资讯,2020,第18卷(6):12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