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茜
四川省珙县杉木树小学校,644500
摘要: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数学的有效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知识。本人根据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问题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下作业
面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要找出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在找出原因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本人认为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多的学生听不懂教师的授课,这是因为学生对课本内容不熟悉,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课前预习,以使所有的人都可以顺利的听懂课堂授课。当前的数学课堂多是传统类型的数学课堂,在课堂上很多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数学的有效教学。学生课上所学的知识需要运用课下作业进行巩固,教师要给学生布置有价值的课下作业,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
一、运用课前预习以实现有效教学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运用过这种学习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取得过很好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当前,教师应该大力的推广这种教学方法,以促进数学的教学效率。虽然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方法并不陌生,但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往往把握不住预习的精髓,这往往导致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付出了很多的时间,但取得的效果却很微小。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预习课本知识,同时,可以使学生的课前预习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例如,在讲授面积单位的换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之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预习中要重点的预习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还要预习和掌握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单位换算。对课本中能够看懂的部分要用蓝色笔标注起来,对课本中看不懂的部分要用红色笔标注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有效的预习。学生经过了有效的预习就可以对课本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课上就可以顺利的听懂教师的授课,对数学的有效教学很有好处。
二、运用课堂讨论以实现有效教学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多是传统类型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只利于教师向学生讲授大量的知识,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着关键的作用。鉴于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需要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本人认为课堂讨论的教学是一种优良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加以运用。课堂讨论就是在课堂上由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过多的干涉,否则会影响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方程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设置所要讨论的问题:什么样的式子可以称为方程。学生有了讨论的问题都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中,有的人说: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可有其他同学提出了质疑:式子的左右两边不相等就不能称为方程;有的人总结说:方程是等号左右两边相等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在学生的课堂讨论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解决很多的课堂问题,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好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加以运用,以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三、运用课下作业以实现有效教学
课下作业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需要通过课下作业得到练习和巩固,否则学生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对知识遗忘。在当前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进行题海式的作业训练,而忽视了对知识的重点练习。在作业形式上教师布置的作业多半是习题类的作业,而实践类的作业则几乎没有,这样不利于对学生的综合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实践类作业,实践类的作业可以引起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有关于立体图形方面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实践类的作业。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片制作一个长方体的模型,以使学生可以进一步的了解长方体。学生通过课堂无法理解的知识,当学生亲手制作的时候就会很顺利的理解关于长方体的知识,这对数学的有效教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需要教师补足当前数学教学中的短板。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要使学生具备数学学习的兴趣,要使课下作业切实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海英.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 (020):P.258-259.
[2]吴玉霞.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2017,(00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