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芝
云南省禄丰县高峰中学 651219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所追求,要使数学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数学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创设合理的情景,创建有效的探究过程,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落实学生的学习。数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有效数学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有效课堂。
关键词: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不只有通过课堂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优化教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目前,学生所学知识内容较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
1、为学生创设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数字表达,教学过程应该是把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的生活越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理解程度越高。数学课堂中良好的情景创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人手,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为学生创建有效的探究过程
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需要师生有更深的交流、沟通、互动、合作。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要善于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自由交流、总结方法。学生必须有探究新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鼓励学生,使用激励学生探究的语言。比如: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答不上来。这个时候老师不应该说:“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你还能学习”。而应该用激励的语言说:“不要着急,坐下来慢慢想想。”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
二、培养学生从例题出发养成独立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对课本中的例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先自学、先自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用好、教活例题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习题的解决可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每一章节在引入新的知识时,都要注重新知识的来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要学新的知识是由原来知识所提出的,例如:在引入有理数时,课本中引入了较易理解的温度、海拔高度、存款与支取等表示相反方向等多个角度,从生活实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考试题往往来源于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却又高于课本。由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改变部分条件或结论,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近年来,数学中考试题中考察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索性试题明显增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探究和深化,是更高层次的数形结合。通过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已知一条河流的同侧有A、B两村庄,如果要在河边修建提水泵房,应如何选地址才使总水管最短?这样的问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学生只有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落实学生的有效练习
1.有效练习的基本原则
(1)主动性原则
预习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练习的过程,其根本就是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能力能够得到正确的培养和发展,树立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思想,让学生拥有自由的思考空间,自由想象的维度,不断培养自我监控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趣味性原则
在教学中加强练习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和丰富。通过一问题或某一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探究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差异性原则
每个学生学习的层次不同,因此教师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去设计练习。尽可能的设计多层次、多功能的练习,让学生可以自主发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问题去延伸。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个体差异不断缩小。
(4)应用性原则
要把教学与学生认知联系起来,在练习的选择上,注重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符合实际又贴近生活的素材。这样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自生活,使一些枯燥的数学题变得具有生活的气息,感受数学来自生活;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去探究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巩固理论知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有效练习的具体措施
(1)明确有效练习的重要性
在练习设计中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关,明确教学目的,接近生活。否则学生易对学习造成一种负担,不能促进激发学生的有效的学习。明确练习的重要性可以拓展并且深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
(2)选材源于生活
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数学选材上应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练习题的设计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中出发,可以给学生自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比如,生活中会有学生出行问题或者乘车等问题,联系实际生活设计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展现数学的实际应用问题。
(3)有效练习的程度性
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有挑战性,又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可以解决。难度大的练习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失败感,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怀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太简单的题目又会使同学们感到索然无味,而且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感受不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感。因此难度适中的练习同学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分析,最终学习的完成,使学生感受到完成后的喜悦与满足,且还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4)学生练习的层次性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在学习上也会有一些差异,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差异,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去顺应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从感知认识到熟练掌握。主要是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和解题的多样性,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进步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5)学生反思的重要性
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后,通过作业或者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对知识的掌握重新思考,查缺补漏,达到预期目标.对学生来说,学习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进行反思,才能把学习经历变为经验,从而升华自己。
新形势下数学中的有效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和成就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以教学内容为支撑,以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依托,紧扣学生的学习心理,辅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试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J].曹丽花.教育现代化.2017(06)
[2]把握教学细节,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学[J].江志峰.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
[3]中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武墨超.知识经济.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