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起方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高级中学(528222)
摘要:新课标充分反映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然而,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利于新课标实施的因素,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新课标下的改革目标、课程结构等内容,探究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目标;综合教学
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许多学校教师仍然以单一的学生成绩为教学目标,秉持传统的教育理念,忽略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标的贯彻落实使得学科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实现高效教学。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一、制定全方位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贯彻落实之前,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只注重于制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忽视了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导致了高中生在化学能力与道德品质方面的不平衡性。这一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而课堂教学又受到了教学目标的影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新课标下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从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制定全方位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充分适应新课标在课程功能方面的改变,为高中化学综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我们制定“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可逆反应”等目标;在方法与过程方面,我们制定“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等目标;在情感与价值观方面,我们制定“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以及分工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责任感”等目标。这样教师就能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能够顺应新课标下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积极开展高中化学综合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高中生能够深入掌握化学知识,但是难以充分理解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内容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高中化学教师秉持着学科本位的观念,只重视本学科的教学。
针对这一问题,新课标提出了加强学科综合性的要求,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从学科本身和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高中化学综合教学。在学科本身方面,教师可以加强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不同学科方面,教师可以加强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例如在讲解“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知识内容时,我们可以从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教学。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医用酒精和工业生产使用的酒精,也可以列举“人们在生活中使用加入适量啤酒的水来清理油污”的例子,告诉学生“乙醇可以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其次,我们可以引用语文学科中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向学生讲解“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等知识,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乙醇性质”等知识的综合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就能贯彻落实新课标下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能力。
三、通过小组合作转变课堂角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生得不到自主学习和自主展示的机会,导致学生难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化学思维,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高中化学教师习惯于自己讲解,未能充分实现“教”与“学”的结合。因此,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课堂角色,引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设计相关探究任务等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更新教育理念。
比如在传授“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对学生进行交叉分组,将学生分成综合实力相对均衡的不同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煤的干馏”的合作研究实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步骤、探讨实验结论。在开展合作实验时,我们需要先为学生准备好酒精灯、试管、试管架、导管等器材,以此来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基础条件。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就“化学在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展开交流与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我们就能充分转变课堂角色,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结合。
总而言之,新课标对高中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深入掌握新课标的具体内容,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性,推动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实现新课标下的高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仲虹瑞.新课标下如何做好高中生化学教学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172.
[2]宗志红.例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引入方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