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1期   作者:魏兰芳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学生形成化学观念、开拓化学思维
        魏兰芳
        甘谷县西关中学  甘肃省天水市  7412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学生形成化学观念、开拓化学思维、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产生着重要影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实现更全面的教学目标,兼顾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提高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焕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机。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生活案例;实验教学
        新课改是应对知识快速增加和更新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推动教师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趋势,保持高效教学的效果,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具体内容选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广大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改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目标,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目标。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改变之前制定教学目标的习惯,丰富教学目标的内容,从化学知识、实验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入手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将新课改的改进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目标,以此来顺应新课改的发展方向。通过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教师有利于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提升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
        比如在学习“物质性质的探究”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在知识方面,我们制定“了解化学性质的含义以及其与物理性质的区别”的教学目标;在能力方面,我们制定“学会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学会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的教学目标;在情感与价值观方面,我们制定“体会交流合作在探究物质性质以及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教学目标。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我们就可以选择具体的教学方式,依次实现各项教学目标,也可以在课后根据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展开教学反思。
        二、借助多媒体展现化学魅力
        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教学由“要学生学”向“学生要学”的转变是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初中教育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化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但是教师只通过口头阐述的方式难以充分展现化学魅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多媒体设备的利用,展现先进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现一些奇妙的化学现象,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并引出具体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传授“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的知识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显微镜下的分子”的相关图片,使学生对分子的状态形成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播放“分子扩散与凝聚”或者“化学反应中的分子变化”的演示动画,如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的过程中的“氨气分子与氯化氢分子的结合”动画,以此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结合着演示动画,我们需要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等特性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分子等物质微粒相关知识的意识。


        三、注重引用生活中的化学案例
        教育联系生活是新课改的一个改进目标,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学生学习难度的降低。初中化学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实践丰富了化学知识,化学知识同样也指导了生活实践。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顺应新课改在课程内容方面的改进要求,抓住化学学科的这一特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或者某一知识点,发掘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将生活中的化学案例引入课堂,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化学知识,这样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力,开拓学生的生活视野,提升教学灵活性。
        比如在讲解“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的知识内容时,我们可以列举课桌、学生宿舍的床、不锈钢锅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然后结合这些生活案例详细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教给学生探究金属材料物理特性的方法。以“不锈钢锅”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颜色、状态、熔点和沸点、硬度和密度、性能等方面认识其物理性质,总结出“大多数不锈钢锅呈银白色、状态为固体、熔点和沸点较高等”的物理性质,进而以由局部到整体的逻辑顺序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四、推动学生合作学习
        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化学教师也应当推动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实现思想的碰撞,获得新的知识,同时有利于学生解决重难点知识。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通过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设计合作探究型的学习任务等方式推动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阐述自己对某一化学知识点的认识,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学习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有利于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传承团队精神。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的知识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优带差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交叉式的分组,然后针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制作实验等知识点设计“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以及制作实验步骤”的合作学习任务。然后,我们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查阅资料、阐述观点。最后,我们需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并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以我的课堂教学为例,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掌握“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呈气体状态、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等知识内容。
        五、为学生创造实验操作的机会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包含了众多的化学实验。学生亲自操作和完成化学实验具有多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其有利于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记忆基础理论知识,其次有利于学生提升化学实践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实验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体会实验过程,使学生自主发现不同物体之间可以产生的反应,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例如在学习“制取氧气”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将课堂转移到化学实验室,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加热高锰酸钾制作氧气”的实验,以加强学生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我们首先需要为学生准备好酒精灯、试管、导管、铁架台等器材以及高锰酸钾等物品,然后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完成连接仪器、装入药品、点燃酒精灯、收集氧气等实验步骤。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的各个注意事项,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在熄灭酒精灯之前,需要先把导管移出水槽”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正确、安全地完成实验操作。
        总而言之,新课改是初中化学教师面对的一次机遇和挑战。身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应当深入掌握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和初中化学教材的具体内容,秉持素质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探索符合新课改发展方向的教学策略,以此来全面培养初中生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丽萍.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教学[J].甘肃教育.2017(24).
        [2]徐勇.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J].知识经济.2016(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