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1期   作者:钟映芳
[导读] 培养有学识、有追求、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钟映芳
        广东省蕉岭县镇平中学,514100
        摘要:培养有学识、有追求、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社会的要求,也是每个学校每个教师心中的夙愿。初中是学生开始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班主任身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对于班级整体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影响着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要做到恪尽职守,以身作则,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成为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道路上的标杆,给学生一个理想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的环境下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班主任;道德品质;德育教育;
    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分割开来,传统的管理模式,过分注重成绩,导致大多数的班主任都存在随意性、主观性,甚至强制性地班级管理的现象,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德育培养造成不利影响。只有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体,确认学生在班级的地位,让班级生活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这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更好更完善的开展下去。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在学校生活中,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的人是班主任,对学生造成最大影响的人毫无疑问也是班主任,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要想顺利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要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养,身教重于言传,说千遍道万遍也不如亲自做一遍,初中学生的特点就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初中学生对这个世界还处于懵懂,对事物没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应当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为学生立一个榜样,做学生道德规范的楷模。不能把德育教育工作一直挂在口头上,要切实的结合到实际生活中,做好学生道德品质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
        例如,对于最平常的“维护公共卫生,拒绝乱丢垃圾。”这句标语,班主任就应该身体力行,看到教室地面有垃圾,要随手捡起放进垃圾桶,而不是等学生去清理打扫,这些行为学生看在眼里,也会去检查自己周围是否有垃圾,学生心中会联想:连班主任都会弯腰去捡起那些小小的垃圾,我们更要注意环境卫生,要按照学校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班级卫生状况会有明显的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二、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和生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想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是不可能的。而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就一定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班主任肩负着教育、管理整个班级的重任,要注重对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培养,正确的舆论拥有着巨大的教育力量,从某些方面看,这是连班主任都无可比拟的,它能对班级每个学生都能起到鞭策、鼓舞、感染、激励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无形地产生一种良性竞争,从而帮助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的班风。


        例如,上课时可以提问一道问题要求同学们自愿举手回答,挑选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来到讲台向全班其他学生讲解。问题讲解结束,在讲台上对该学生的勇敢以及上课积极认真的态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也因为想受到表扬,从而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在更多学生带动下本来不敢上台的学生也会鼓起勇气进行尝试,从而帮助班级形成一种上课刻苦认真,回答问题活跃积极的班级氛围。
                三、亦师亦友,尊重爱护学生
                初中学生正是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在这一相对敏感的阶段,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去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去和学生交朋友,去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状况,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经常到学生中看一看,走一走,不时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体贴、关怀、理解学生,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同时,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情谊,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所谓的“好学生”和“坏学生”享受相同的权力,同等的对待,这样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信赖和尊敬,才会对班主任视如己出,心悦诚服地遵循班主任的领导。
                例如,在学校要求举办拔河比赛活动的时候,主动报名和同学一起参与活动,组织未参加的学生组成啦啦队,帮助班级加油助威。在准备活动时和班级学生一起讨论动作要领,一起研究对手班级的技术特点以及弱项,和学生一起积极准备。同啦啦队学生一起创作口号,创作庆祝动作,和学生切实的打成一片,上下一心。胜利时和学生一起庆祝,一起狂欢,失败时,对学生给予肯定给予鼓励,友谊第一,再接再厉。通过这样的活动,和快便能支撑起与学生间友谊的桥梁,学生很快能接纳、信任班主任,对德育工作开展大有益碑。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给学生在道德素质上起到一个学习的榜样的作用,将德育用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展示出来,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潜移默化中就会带给学生很强的感染力。德育教育工作要在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思想的基础上去开展工作,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观点去“因材施教”而不是笼统的去生搬硬套强加于学生,只有和学生彼此尊重、相互信任才能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新章.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当代教研论丛,2018(08):95.
                [2]崔明.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