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1期   作者:杜丽英
[导读] 本文结合新冠疫情形势下高职高专学校开展的线上教学实践
        杜丽英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建筑工程系   辽宁   沈阳   110122)

        摘要:本文结合新冠疫情形势下高职高专学校开展的线上教学实践,总结了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主的多平台协调交互式线上教学的实践经验,分析了高职高专层次线上教学的利弊,提出了对今后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线上教学;教学改革
         
         
1  线上教学的实施背景
        近十年来,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既有认知和原有的生活生产方式。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求职的道路上对学历、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入到学校中来学习,在此背景下网络教学应运而生,但在学校的教学生活中还属于处于实践探索中的新事物。
        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的大规模爆发,为避免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大规模传染,各大高校和教育教学平台、机构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纷纷决定新学期采取学生不返校,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教学[1-3]。   
        半年来,学校、平台、教师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上学期的教学任务。笔者经过半年的教学实践,对线上教学有了一点心得体会,现对线上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一下总结,希望能为今后开展线上教学的教师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2  线上教学实践
        正式开展线上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确定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选择平台、构建课程、设计授课流程、确定考核评价方法。
2.1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
        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仅仅局限于“听”,单纯地“听”教师授课,不接收其他的相关信息,不是大学学习的正确展开方式。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在课堂当中更多地是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的角色,所以“互联网+教育”不是单纯地利用网络“现场直播”,首先构建一门完整、丰富的课程很重要。
        线上教学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市面上教学平台不少,常见的有智慧职教、超星学习通、建筑云课、大学慕课等。
        选择平台的关键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平台上既有的已授权的教学资源的多少以及与自己授课课程的符合度。互联网时代,教学资源不再是孤立的、单独的、个体智慧创造的产物,新生代大学生早已是互联网世界的弄潮儿,他们接受知识的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授课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那些已经建好的由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优质课程资源(比如某某省某某学校的精品课程)才能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知识传授,所以平台可用的教学资源的多少和质量,以及可编辑的程度,可以从某个角度说明平台的成熟度。
        二是看平台设计的各操作模块是否符合自己的授课需要。比如授课手段、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授课设想;是否易于操作;不同格式资源的兼容度如何;课堂活动的模块设计是否有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平台设计的考核方式、内容是否能覆盖教师的考核方案等等。
        本文以下内容中涉及举例的部分均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例。
2.2构建课程
        构建课程是开课前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是教师对课程的总体把握和设计。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水平程度为基础,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甚至是仿真操作类的资源都是很好的资源,当然还需要有文字的资源,比如电子书,电子教材,PPT等。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总体设计,安排各类资源的使用顺序和时间,起到步步引导的作用,以帮助学生理清课程脉络。
        理论性较强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侧重点和内容形式应有不同。比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根据授课时间点拆分重组知识点,利用电子教材、PPT、教学视频、图片等资源构建课程,设置任务点,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点不宜过多,有些资源可以作为参考资料放在课程中供学生参考;实操性较强的课程一般都是前期有理论课程的铺垫,则不需要重复或较大篇幅地介绍知识点,而应注重情景的代入,话题的引入和展开或者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因专业和课程特点的不同而异。
2. 3授课流程设计与实施
        线上学习的时间点不需要再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步骤完成一节课程的学习。
        课前,教师在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学习内容。

为了避免部分学生的惰性,教师可以安排适量的自测习题作为考核的内容或者将任务点的学习设为“闯关”模式,倒逼那部分懒惰的学生自主预习,久而久之,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了解了自己哪里没有理解,哪里存在疑惑,带着问题上课,学习更加有的放矢。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线上学习时有做笔记,这是在高职高专层次的线下学习时基本没有看到过的现象,说明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了。
        课中,教师需要在课前通过平台数据了解学生的任务点完成情况,掌握学生集中出现的难点在哪里,课中教学时只需讲解重点和难点,以免占用太多时间,学生反而会感到课堂冗长、没有价值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课中教学时,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式不应过于死板,可以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种活动模块,比如抢答、选人、投票、问卷、测验、主题讨论、分组任务、PBL等。实践中发现,学生非常喜欢抢答环节,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平台抢答,私聊回复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給予部分学生加分奖励。学生觉得活动有趣,有竞争性,为了得到分数就需要课前课中全程跟随老师认真学习才可以,达到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认真听课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签到、选人、抢答、测验、直播等有时间限制的环节观察学生的在线情况和课堂的参与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控课堂。
        课后,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的巩固性习题要求学生按期完成,不合格的可以给学生打回,修改后再提交,网上操作十分方便,既能做到教师的课后及时跟进,又对学生起到了督促的作用。还可以定期安排测试考查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效,也可以发起课后讨论,例如教师提出问题,在平台发布讨论帖子,学生回帖讨论,任何一名学生都可以给别人的回复点赞,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教师根据情况对表现好的学生給予加分奖励,促进共同学习氛围的形成。
2.4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方法除了依靠教师课中教学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外,更重要的是依据平台记录的数据,比如签到情况,任务点的完成情况,作业、测验的完成质量,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课程讨论、课堂活动的参与度等来综合评价。
        有了平台数据的帮助,教师可以更客观地评价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认同度也会更高。教师还可以根据平台数据反查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完善课程、把控课堂,实施教学。
3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的优势与弊端
3.1线上教学的优势
        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有比较多的优势。
        一是课堂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这也对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学。
        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比如投票、抢答、问卷、选人、分组讨论、话题讨论等环节都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参与,弥补了线下教学手段上的不足,让大部分学生动起来了。
        三是学习时间弹性化了。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是一个需要时间来消化的过程。从教师布置任务开始到章节任务学习结束,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更长了,对知识点的讲授和接受不再是线下一堂课的时间,边学边思考,边思考边学,如此循序渐进,可以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教师不再需要满堂灌,学生不再因为陌生而听得一头雾水。
        四是接收学生反馈的途径增多了。由于学生参与课堂的途径和程度提高了,教师接收到的对于课程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问题的反馈也就更多了,有利于促进今后的教学。
        五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更客观。借助平台可以增加教师考核评价学生的手段,用数据说话,也使评价更精准。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多维度观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判断某问题是群体现象还是个体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对症下药。
3.2线上教学的弊端
        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也有一些弊端。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是学生在家自主参与学习,教师无法做到监督督促到每一名学生,如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难免有个别学生就会自行其是,不参与学习。
        二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线上教学的作用就显得有些无力,只能教师演示,学生无法实操,尤其对于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课程,起不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
4 对今后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形势催生新事物,每一次危机都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带来变革。相信从今以后“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将深入人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会逐渐开展起来。如何将线上与线下更好地结合起来,丰富教学手段,继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学习的意识将是未来一线教师研究的又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20年2月5日.
[2]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2020年2月6日.
[3]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组织好职业院校在线教学活动的通知》,2020年2月11日.

作者简介:杜丽英(1980—),女,辽宁铁岭人,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与管理。
联系方式: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电话:13604050463,E-mail:270237062@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