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中桂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永安镇夏桥小学 234107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对课程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使小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语文阅读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入手,设定教学指导目标,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质量
引言:获得阅读理解能力是获得其他语言能力的基础。只有精通阅读后,学生才能进一步学习听、说和写。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它可以激发学生独立学习兴趣并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基础汉语课程的改革也应侧重于阅读,并在其他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引导目标
1.阅读兴趣
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是设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因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逐步为学习汉语创造动力。初级汉语阅读教育尚未对阅读知识进行深入复杂的探索,因此,教师主要要求学生学习词汇并进行简单阅读,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全文的内容,便实现了学习目标,也就有效地实现了增强学生兴趣的目的。
2.文本分析
阅读是选择知识的过程,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探索,可以提取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当然,本课程需要老师的引导才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存储。通过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写作思维,句子结构和素材内容,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方面的水平。
3.阅读方法
在阅读学习期间,学生应获得有效的阅读方法,而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更多地集中于发展学生的多样化阅读动机。在课堂阅读期间,学生逐渐加强自我探索和实践分析,使他们在阅读文章时学到更多。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增加自己的理解和意识,以便与课堂上的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学习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传授阅读方法
方法对于掌握技能特别重要。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以在阅读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应注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要强迫学生阅读,每天规定一定的阅读量,这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有必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以使他们在阅读文章时能受益更多。同时,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下课后进行各种阅读报告和阅读交流活动,并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
2.规定阅读目标
阅读目标可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发展。阅读时,最忌讳的是在茫茫书海中漫无目的地``游荡'',因为阅读后不会有太多好处。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阅读有特定目标的书并强调要点。小学语文不涉及更复杂的知识和理论,阅读问题也非常简单,学生阅读书本的难度不大,并且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老师要求学生完成的预设目标也应当难易适度。
3.重视阅读质量
为了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高质量的文章。可以推荐书籍和阅读经典著作,以排除低质量的文章,还可以选择高质量的渐进文章供学生阅读。使学生可以学到有用的东西。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1.在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
近代中国已进入信息社会,所有阶层都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在这种背景下,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PPT之类的多媒体工具,生动地进行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舒适快乐的方式获得知识,让学生获得极佳的情感体验。
2.展现“学语文”和“学做人”的一体性
有人认为语文课是教学生如何读写的,实际上,小学的汉语课经常起到德育的作用。教师必须通过讲解中文文本来教给学生生活原则,学习成为“人”并促进学生的包容性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避免的责任。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反映了社会道德,个人美德,真理,善良和美的概念:一些文字描绘了自然的美丽风景,一些赞扬了人物的情感行为和崇高道德,一些介绍我们国家的发明和创造为人类文明所带来了进步,还有一些揭示旧社会中人们的悲惨命运……。长期阅读会自然地改变思想,使学生逐渐了解生活的原理和结论,有助于提高基础汉语教学的质量。
结语: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活动对于增强学生的兴趣非常必要。教师应在上课前设置课程,合理运用教学实践所需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更积极有效的课堂阅读环境。通过将课堂内外的教学材料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并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探索,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汉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參考文献:
[1] 杜秀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考试周刊》2018年第4期。
[2] 李艳华《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考试周刊》2019年第55期。
[3] 马俊兰《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探讨》,《新课程·上旬》2019年第13期。
[4] 廖维华《浅谈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小学生(下旬刊)》2017年第9期。
[5] 李秀莲《浅析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华少年》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