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中学,邮编414615
摘要: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对初中物理教学要求也逐渐增多,且变得更加严格,在具体的物理学科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完成学生社会参与、文化修养、自主发展等基础指标体系外,重点达成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能力有效培养的教学目标,以更好的确保能够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价值。当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中,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几方面,想要更好的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实现对学生这些能力的有效培养,对于教师来说也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和挑战,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教学理念,并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实现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优化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深化物理观念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属于提高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它是物理概念和相关规律的浓缩和升华,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力观念三大部分,每个部分下面还包括具体的主题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有效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物理知识体系的建立,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掌握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能实现对其形成过程进行有效了解,最终实现从物理视角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实际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揭示相关物理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对观念实现深刻理解掌握,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感受到适合的学习氛围,可通过进行设计研究,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下,进行探索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应通过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评价,让学生能够对物理观念的具体意义进行深刻理解。例如,在进行《运动的描述》这一课学习中,对于“参照物”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其意义的掌握中,教师可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对于同一物体,以不同参照物为基础,其所处的运动状态。
二、培养科学思维,深化物理核心素养掌握
科学思维为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初中阶段为学生系统接收物理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的科学思维还没有形成,也正是教师进行教学引导,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科学思维属于对物理观念掌握的一种认识方式,但要做到以事实为基础,
掌握模型的构建过程和具体方法,学会对事物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推理,并做到以科学的事实论据为基础养成科学论证的良好习惯,还要能够在具体的物理问题解决和知识学习中,学会进行质疑、批判和猜想,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养成。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物理实验的进行,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掌握中,可让学生通过比较熟悉的归纳思维能力,实现对各种知识和要素的加工重组,以实现对其中的内部联系进行更系统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进行相似题型的练习,实现这方面思维能力的训练;在科学思维养成中,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中,可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开拓大脑学习思路,在思路的发散过程中需要保持其逻辑性,因此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在物理学科中,科学研究这一核心素养是学生探究事物和发现新事物的重要能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主要包括理论资料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形式,但比较关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让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进行形成假设和猜想,并主动去寻找证据,利用科学的实验设计和具体的实验过程,实现对问题的解释,接下来通过交流讨论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情况,科学的进行实验教学设计,以实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效结合,进而更好的让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也可让学生更容易在实验操作中进行顺利操作和深入思考。例如,在《熔化和凝固》这一课的教学中,为更好的让学生对其中的物理概念和其中的物理规律进行深入理解,可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实验过程进行实验的开展,并掌握这种设计实验的方法,实现下次独立的进行实验设计。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有效培养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这方面的内容并不具备具体的要求和实际定义,还可能会随着不同的学习过程和时代的变化而发生转变,但根据新课标中的规定可以了解到,这方面的内容,大致可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等方面能力的具备,还要能够理解科学技术环境社会(STSE)等几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具体的教学培养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独立或合作的探究过程中,认识科学的本质;在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中,可通过向学生介绍当前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发展变化,并向学生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应用内容,使学生更好的明确STSE关系下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而实现对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的激发。除了课堂教材教学外,还应科学的进行每堂课练习题的规划设计,以更好的实现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习题中要渗透物理史和实际应用,进而实现让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实现科学态度和责任的有效养成,这方面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多进行关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常在课堂讲课的“大道理”上,学生通常很难进行具体的了解。
五、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很多知识点的学习与高中相比难度要相差很多,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这一时期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好坏,还应多关注学生是否得到物理核心素养能力的有效培养,以实现让学生能够在当前和日后遇到更难的问题和知识点时,能够自主的实现对问题的灵活解决,并对复杂且难度比较大的知识顺利进行理解掌握,实现为高中和后续学习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来说,除了对以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外,还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并多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以更好的实现提高实际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应俊, 许佳其. 探讨物理核心素养中物理观念教学策略[J].物理通报,2018,(0z1):25-27.
[2]孟帅, 田宝成. 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No.674(02):250.
[3]徐文娟. 培养科学思维 深化物理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 2018,(012):P.39-40.
[4]余璐. 浅谈物理学科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J].文理导航,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