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会
(北京水利水电学校 北京市 100024)
摘要:近几年,混合式教学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水质监测分析》以水中总磷测定项目为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初探,从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了全过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水质;混合式教学;初探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中指出:“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混合式教学兼具了面对面传统教学和网络在线学习的双重优势,其灵活的组织方式、多元化的资源形式和互动途径,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研究者的青睐。近几年,混合式教学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地平线报告指出,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5年内各学校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是未来的短期发展趋势。
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在《水质监测分析》课程教学中,采取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课堂互动,为学生与教师提供更加自由协商空间,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能够方便老师快捷的上传作业,增加交流,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交流协作能力、思维组织能力、理解应用能力等。混合式教学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安全操作、规范操作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因此,《水质监测分析》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三、混合式教学初探
《水质监测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与学的优势,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以水中总磷含量测定为例,阐释混合式教学实施。
(一)课前,线上线下精心准备
1.线上学生网络查询,初步认识总磷
课前,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总磷超标危害、产生原因,将资料上传至课程平台。通过官厅水库退出饮用水源地、滇池富营养化等图片、视频,使学生认识总磷测定重要性。
2.线下小组讨论,确定测定流程
学生通过手机,登陆水质课程平台,查阅总磷测定国家标准,学习测定方法,线下小组讨论测定流程,做出流程图,并上传到课程平台讨论区,老师审阅流程缺少溶液配制、设备操作环节,并推送补充资料。
(二)课中,线上线下任务实施
1.线上仿真平台,学生领取任务
根据企业水质实验操作全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水质监测分析课程平台。学生通过个人账号登录水质监测分析课程平台,进入接样室领取实际岗位样品检测委托单,明确本次任务为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2.线下小组分析任务,制定方案
小组讨论平台中总磷测定国标方法,进行组内分工,分为溶液配制员、仪器操作员、数据记录员、质控员,填写平台中任务分配单,确定采样方法、采样仪器、药品等,制定实施方案。
3.线上学生模拟操作,熟悉流程
学生结合课程平台中国家标准,观看平台中操作视频后,在虚拟仿真平台实验摸索模式进行模拟操作,学生边摸索边操作,从选择仪器设备、配制溶液到取水样、加试剂再到设备操作、测量水样、记数、计算、水质评价全过程模拟,通过平台后台统计教师发现,有学生因选错试剂、仪器设备或总磷测定步骤混淆而中止实验,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为解决教学重点,让学生进入虚拟仿真平台模拟带教环节,学生选错移液管、或步骤错误,系统提示,链接相关知识,语音讲解正确操作,系统辅助学生完成实验步骤,初步解决重点问题。
4.线下教师讲解分析,突出重点
通过后台考核报告显示及学生汇报,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硫酸腐蚀手臂、高压灭菌器加热爆炸、分光光光度计操作错误等问题,引出教学难点。
通过虚拟仿真,让学生身临其境看到硫酸腐蚀逼真现象,高度警示学生药剂安全使用的重要性,并语音引导完成对腐蚀部位全过程处理,使学生掌握应急处理措施。
通过虚拟仿真真实还原由于高压灭菌器错误操作导致爆炸、蒸汽伤人等危险现象,同时语音讲解多重危害,帮助学生分析原因,Flash动画演示正确操作。
通过虚拟仿真全方位展示分光光度计组成,并逐一分解实际设备看不到的内部构造,通过flash动画展示吸光原理,有效帮助学生分析错误操作原因,如用手摸比色皿光面造成数据偏差等,指导学生正确、规范操作。
5.线下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指导演示
实验室录播系统,将学生操作细节时时投影到显示屏上,老师时时关注学生过程操作,现场巡视,个别问题,个别指导,集中问题,重点详细分析,演示操作。
实验操作完成后,将学生操作视频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学生在工作岗位实际表格中,记录原始数据,手算水质结果,并将数据输入到软件系统中。在平台中查看水质标准,判断水质状况,进行水质评价。
6.线上专家点评
企业专家在线指导学生实验操作,根据现场操作及课程平台学生上传的重点操作视频、实验记录表格,进行点评,对实操过程、数据记录、职业素养进行评价。
7.线下师生总结评价
完成全部实验的学生观看大屏中回放的视频,结合实操过程、职业素养评分表,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
学生交流经验,老师调取关键视频,总结归纳测定步骤,强调安全规范操作。
(三)课后,线上线下巩固延伸
线上网络云班课,学生完成总磷测定相关测试题目,巩固复习所学内容,为延伸拓展项目奠定基础。
线下第二课堂,利用已学总磷测定过程,拓展延伸,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氨氮含量项目,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国标测定方法,确定氨氮测定方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提升学生
四、小结
总之,《水质监测分析》以水中总磷测定项目为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初探,通过座谈交流、调查问卷,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有趣多了,学到的知识技能有用、有效,本次课程学生整体成绩较高。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尝试,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今后认真总结反思,逐步改革提升,以点带面,全面、全方位进行《水质监测分析》混合式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良会,女,汉族,籍贯:北京。生于:1981-07 职称:高讲,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水工、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