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将生活化教学有效应用于高中化学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4期   作者:黄国龙 丛莎
[导读]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黄国龙 丛莎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铁人中学
         摘要:随着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化学教学应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突显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升化学课堂的生活性趣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才是提升学生成绩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文本简单阐述了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兴趣;策略

         化学属于理科范畴,有很多枯燥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记忆与理解,在实践性方面对学生也有着较高的要求[1],很多学生反映在化学学习方面比较吃力。再者,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延续落后的教学方式,“灌输式”以及“填鸭式”的课堂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很多学生还对教师产生了依赖性,遇到问题之后不愿意思考,而是等待老师的解答。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们对于化学学科的兴趣逐渐丧失,学习成绩也难以得到显著性的提升。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将高中化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融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教师引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开展课堂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身为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者应当认真探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也是本文接下来需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一 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所谓“化学教学生活化”指的就是教师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化学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来引导学生探求化学知识的本质与个规律,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成绩以及课堂教学质量[2]。
         化学教学生活化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与创新,是对新课程标准的积极响应,也是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其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可以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硕果累累”。
二 将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策略
         (1)营造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学业比较繁重。课堂氛围沉闷是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很多学生将课堂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未表现出多么强烈……这种情况也是很多教学工作者所头疼的难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营造出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改变上述现象。


         例如,在讲述关于“酸碱性”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家里厕所用的清洁剂都是“酸物质”,而厨房中的清洁剂都是“碱物质”;再比如讲述“有机高分子材料”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怎么判断你身上穿的衣服是否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这些生活性常识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唤起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学习兴趣。
         (2)引用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现象。
         高中化学知识具有概念化、理论化、抽象化的特点,不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如果将其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实际案例进行结合,便可以良好地改变上述现象。
         例如,在讲述关于“臭氧”的知识点时,我曾直接引用生活中常见的下雨现象来加深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下雨之后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学生们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为“雨水可以冲洗空气中的尘埃”,于是我接着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然后我给学生普及“雷电交加时,空气中的氧气会转化为臭氧,而臭氧具有消毒除菌的作用”的原理知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关于臭氧的相关知识。
         (3)利用生活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素材进行自主实验,进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例如,我曾经引导学生收集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自主完成“粗盐提纯”实验,实验中很多材料如酒精灯、滤纸等是非常容易收集到的,而漏斗、带铁圈的台架等是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寻找可以代替的东西......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明白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4)注重课后练习,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课后练习是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好这一环节,来提升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课本教材,积极寻找课堂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切入点,给学生布置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利用化学知识来还原生活本质。这种练习方式不仅不会给学生造成压力,还会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探求真理的精神,为其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知识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具体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教师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看到学习化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激发其探索欲望与兴趣,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生活化教学方式是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改革与创新,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引用文献】
[1] 张微. 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 新课程·下旬, 2018(10).
[2] 李菲. 浅谈如何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 明日, 2019, 000(044):P.1-1.
[3] 苏舒. 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 读与写(教师), 2019, 000(011):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