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4期   作者: 艾伟
[导读] 深度教学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高校的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伟  
         三峡大学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443002

         摘要:深度教学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高校的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深度教学模式,以我校工程训练课程作为对象,明确实践教学改革方向,提出改革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深度教学;实践教学;工程训练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一 引言
         我校除了各学院配套的实验教学平台之外,还建立了以工程训练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和创新创业三者结合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实践教学单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载了全校的公共实践实训教学任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高校应进行学科深度融合的开放式协同创新[1],围绕产学研的宗旨,实现高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以产品项目为驱动,加强对学生知识融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通过对知识的学习、领悟、融合及活用,借鉴深度教学优势,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强化深度教学在高校教育的应用。

二 深度教学视野下的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实践教学在学生对既有知识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应用环境,促进学生的知识吸收和应用。深度学习强调学生通过知识应用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2],强调通过知识习得来转变思维方式和培养综合能力,结合深度教学,提出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以产品项目为驱动,培养知识转换的能力
         以产品项目开发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将原来的实训项目及作品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关于产品研发的整体意识,利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成果转化。产品的开发流程是一套完整的程序,通过这种产品研发项目驱动,利用自己所学到理论和技能,充分应用于实践,这正是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学生更容易获得产品开发的成就感和综合能力提升的获得感,这种知识转化应用于产品项目的优势明显,
(二)促进知识融合及应用
         实践教学主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项目,但是完成项目的整个流程,一种学科知识往往是不够的,更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并应用,真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然后学以致用。交叉学科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多高校的认可[3],但是基于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教学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这为实践类课程的改革及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三)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在工程实践课程设计时,基础训练项目仍以认知和培养基本工程应用技能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工匠精神,增加项目库数量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学分数计算需要完成的项目数量,在提供的备选库中自选感兴趣的项目。而综合训练和创新训练以产品开发为主线,在实践作品选择上,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强课程的开放度,实践作品由学生组建的团队自己选定,从可行性分析、作品构思、作品设计、制作、评价等一系列过程都以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 改革措施和建议
         根据深度教学特点,以及深度教学应用于工程训练课程的实施关键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与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相结合
         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为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将项目或产品的开发纳入实践教学过程,这种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能将学科知识更有效有针对性得到充分应用,这也符合深度教学的特色,而且深度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各种知识进行进阶深化,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从不同方面实现对大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培养。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实践教学以产品开发为主线,课程组织形式应当充分结合产品开发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产品的需求分析,设计特点等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知识的扩充以MOOC形式,教师指导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而作品评价则采用自荐的答辩方式,结合实践教学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增强实践教学水平。
(三)教师和设备资源的校级整合
         教师团队建设,一方面鼓励中心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掌握深度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另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吸纳不同专业的理论教师加入团队,以便更好地做到实践教学与学科理论的紧密结合。在设备资源方面,我校已经完成了实现校级实验设备的共享,在中心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共享其他学院设备,对紧缺设备进行采购配备,对需求量大的设备考虑采用线上虚拟设备的方式作为补充。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
         当前的工程训练教学主要集中在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引入深度教学模式,以产品项目开发作为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主线,培养学生知识转化的应用实践的综合能力,这种模式的检验需要靠市场环境,而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能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环境[4],还能够为检验学生产品及实践技能提供更科学的标准,企业所提供的实践教学环境更贴近社会环境,两者结合,优化实践教学方案,并深化深度实践教学效果。
         
四 结语
         教育是长期的,发展的,高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讲授,更注重对于学生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借鉴深度学习优势,将深度教学充分融入高校实践教学课堂,增强高校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海涛, 乔刚, 廖苑伶,等. 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解读[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8):9-17.
[2] 张大良. 着力推动高校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J]. 中国大学教学, 2016, 000(007):6-11.
[3] 林蕙青.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 No.329(01):6-8+11.
[4] 刘建平, 宋霞, 杨植,等.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 38(04):238-240+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