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于人文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 赵超霞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推行和实施,处在课改背景下的我们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都必须有更严格的要求
        赵超霞
        山西省长治市第十六中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推行和实施,处在课改背景下的我们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都必须有更严格的要求。高中英语的教学要求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现有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长期以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只有当英语教学兼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一、人文素养的概念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比如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古已有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
        那么,何为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促进他们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
二、人文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1.英语是一门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之上的语言学科,因此它具有鲜明的人文教育特征。高中英语教材中选取了很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理念的内容,囊括了许多具有正能量的教学内容。
        比如在必修一第一单元“Friendship”中所选的课文来自于《安妮日记》,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历史,明白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还能感受到和平和友谊的珍贵,从而让他们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更珍惜同学情、朋友情和师生情。
        2. 高中英语教材中包括了文化礼仪、美术音乐、身体保健、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通过英语教学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素质,进而成为一名“德、智、体、美”都得到发展的优秀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也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比如必修二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这个单元涉及的内容包括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我们要学会如何保护野生动物以及从灭绝的动物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从而促进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我们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时,要唤醒学生对动物的同情,激发学生对保护动物的兴趣。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
        1.对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挖掘不够
        学生对教材的领会学习过程也是增长见识、丰富情感、健全人格和提升修养的过程,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语言的发展,仅仅是记单词、背语法点、做枯燥的练习等。学生的盲区在于教师的忽视,如果老师不去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不去加以引导和强调,不去带领学生去感受语言的美的话,学生更做不到。

所以,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人文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在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上得到同样培育。
        2.教学方法手段相对滞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多重视词汇的记忆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传授的方式也是讲授法而较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相对落后的教学方法很少会深化课堂人文思想内容教育。课堂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和人文教学目标,这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也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结合作精神。如果教师更多的是注重训练学生掌握应付各种题型的技巧,学生会在单一机械化的操练中失去学习的兴趣,自己的个性和动手能力也会逐渐退化。这种状况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也不利于贯彻落实课改。
        四、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1.深挖课文的内容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很紧迫的,所以老师和学生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做题上,努力拿到高分。比如在学习必修四第一单元“Women of achievement” 时,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学习这篇课文中所包括的“语法知识、语法结构”等相关英语知识要点,而对于课文本身没有进行深入挖掘。这篇课文主要讲女主人公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是依然会勇敢追求自己的学医梦想,一辈子都在拼事业,把自己献给了病人的故事。学生们如果对于女主人公的高贵品格并没有太多感动,也没有实现人文教育的真正目标。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习医者仁心的精神。同时还要提到身边最令我们感动的事迹,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辛、不怕牺牲,他们每天全副武装、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击疫情蔓延的最前线,救死扶伤,感人至深。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恪尽职守,实现人生的价值。
        2.注重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课堂里还是个摆设。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四单元“Earthquakes”时,对于我们这些并不位于地震带地区的孩子来说,如果不用多媒体,他们会觉得课文内容离自己很遥远,学起来索然无味。但若是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唐山、旧金山和地震前兆的图片,以及播放电影《唐山大地震》,学生看完之后带来的凝重感会展开想象地震后带来的危害,能形成热爱生命、帮助他人的意识,并积极讨论在地震或突遇灾难中如何自救和救人。
        3.加强自身的修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教师的文化品味、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征服学生。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到衣着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大方,精力充沛,讲究仪表修养艺术。
        4.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应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变革,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扮演引导者、建议者的角色。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存在差异,英语教师要秉持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教学理念,允许学生持有多种观点,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平等对待学生,因材施教,营造“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恰当地使用激励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美好坚毅的品质。
        总之,只有将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有机结合,才能改善英语学习效果,促进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学校及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人文素养在高中英语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人文教育理念切实融入到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