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背景下小学低段学生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陈丽
[导读] 立足于战“疫”背景以及教育发展需求来看,以班主任为主的教育工作者开展对于小学低段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具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和积极的意义
        陈丽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雅居园校区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1
        【摘要】立足于战“疫”背景以及教育发展需求来看,以班主任为主的教育工作者开展对于小学低段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具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和积极的意义。因此,有关教育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员应当在对这一方面提起相当重视的前提之下,在革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依据小学低段学生成长特点及对于学习能力的掌握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来对其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指导。以在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知识的基础之上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篇文章主要从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这一方面对文本课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疫情背景 小学低段 家庭教育指导
        受疫情影响,在有关教育部门的倡导下,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教学模式转变为线上教学。在新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模式之下,班主任老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就面临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根据现状及需求进行转型,以保证疫情下教学效率和水平。由于小学低段学生自制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较差,在战“疫”特殊背景下,就需要以班主任为主的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其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小学低段学生可以更加高效的开展居家学习活动,同时培养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疫情时代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沟通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加强家校沟通,开展对小学低段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举例来讲,可以建立学校内部的学习网站,分模块上传小学学习计划以及相关基础知识来供家长免费登录了解并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各班级内部建立起家长微信群。班主任老师及时发布相关学习信息,家长也可以在微信群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1]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微信群获取家长反馈信息,即可以让家长给学生录制在家里完成作业的小视频、小图片来及时了解情况。还可以建立起打卡机制,引导学生及家长养成良好的学习及辅导习惯。除了建立班级学习交流群以外,还可以组织开展网上班级阅读角,学校数学竞赛周,英语趣配音,兰斯阅读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到上述活动当中,加强交流和沟通,同时相互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共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二、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在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时,充分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是一项重要举措。而课程资源对不仅限于教材或者相关的辅导资料,还包括其它众多的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班主任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将这一课程资源应用到课程教学当中,一方面广播影视节目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另一方面,广播影视节目当中蕴含着丰富而多样的学科知识,如口语的学习和锻炼、语法的积累和运用,尤其是如何将书面用语转化成日常交流用语等等,都可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现家校合作的过程当中,家长可以配合学校的工作以及遵循班主任老师的指导,[2]引导学生在家观看广播影视节目并进行跟读等学习活动。除此之外,包括21世纪报阅读,电子音频教材辅助教学,观看空中教室,观看走遍美国电视节目,CCTV 风采大赛等比赛都可以融入到小学教学当中。
        三、组织家庭沙龙,“宅家”共话家庭建设
        利用家人团聚的时机,就家庭成员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有争议的事件,组织家庭沙龙,家人围坐一起,品茗赏乐,各抒己见,探讨交流。还可以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家庭事务,确定家庭目标和每个成员的成长方向,家庭生活安排分工。比如共担家务,全家大扫除,安排家务表,要求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既锻炼了孩子,又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促进家庭关系和谐,重构平等、民主、融洽的家庭生活关系。
        学校还通过开展线上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在线答疑解惑,组织家长交流家庭教育方法,探讨问题,既更新了家长教育理念,又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


        四、开展亲子活动,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1)开展家庭体育,亲子互动,让身体“动”起来
        学校在每天的线上教学内容中推送室内锻炼视频,开展家长与孩子同做健身操,同打小球赛,同行健步走,互比棋类赛等活动。让全家身心愉悦,精神明亮,以强大的生命力、免疫力,战胜疫魔的挑战。
        (2)组织家庭阅读,亲子同读,让眼睛“亮”起来
        建议家长与孩子共读经典,各班推荐经典书目,定期在班级群开展读书分享,交流体会。并在班级群推荐家庭教育书籍有声读物,引导家长思考如何亲近年轻一代,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和孩子做朋友,更好的引导和陪伴他们。
        (3)尝试家庭欣赏,亲子共赏,让心灵“美”起来
        建议家长空闲时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品味戏剧,赏析名画,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学校推送优秀纪录片和经典影片,号召家长与孩子共同观赏,既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培养了共同的志趣,让家庭生出一派新气息。
        教育始于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学校教育强有力的支持。把生活当做教材,把危机变成机遇,重新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室可以架到空中,学习重心移到家庭,班主任老师可以是孩子的学习指导老师或网络服务班主任老师。家长则成了孩子线上学习习惯的培养者,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在空中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家校牵手,积极互动,在网络实现家校共育的目的,这同样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五、组织家长委员会
        以自主推荐、竞选的方式选用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由家长委员会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由家长委员会收集家长关心的教育问题,反馈给校方。双方在沟通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加以解决。
        六、定期开展家长会
        家长也应当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参与者。为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办家长会,在会上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对于表现良好的同学予以鼓励。同时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后续教学安排,都应当及时向家长宣传。家长在家长会上也应当畅所欲言,对于学校发展及教学活动等建言献策。
        七、录制家长微课堂
        可以以微课堂录制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程序。同时,向其宣传育儿思想及先进的教育方法。当然,也可以鼓励家长作为微课堂的主角录制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磐.浅析中小学家校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校园(上旬),2017(1):174.
        [2]阳小芸.浅析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好家长,2017(11).
        [3]朱李生.学校家校合作的问题透视与对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94.
        [4]孔惠峰.小學家校合作网络平台在应用中的困境与路径探索[J].新班主任老师,2018:101-103.
        [5]杨巧玲.小学家校合作网络平台在应用中的困境与路径探索[J].教育导刊,2018:20-24.
        [6]陈秀艳.“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家长教育的研究”课题:3—6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专题内容要点[J].家庭教育,2008.
        [7]王晓磐.浅析中小学家园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校园(上旬),2017(1):174.
        [8]阳小芸.浅析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好家长,2017(11).
        [9]朱李生.学校家园合作的问题透视与对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94.
        [10]孔惠峰.小學家园合作网络平台在应用中的困境与路径探索[J].新教师,2018:101-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