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5期   作者:和云松
[导读] 应试教育下使得很多教师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和云松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保和镇第一完全小学 674600
        【摘要】应试教育下使得很多教师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填鸭式教育确实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最快的方法,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弊端,对于数学这门课虽然大部分都是公式和概念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何更好的改变这种现状,最大化的帮助学生。本文围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展开,阐述了该教学的现状以及具体策略。
        【关键字】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具体策略
        【正文】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类题型是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做这类题的思维和方法,但是很多教师为了成绩只是照葫芦画瓢式的告诉学生,而不是真正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思想不能太死板才能教导出灵活的学生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本文的策略针对这种现状有着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
        1.1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普遍的课堂教育方式总是教师滔滔不绝讲学生听,假如教师说话不幽默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大篇学生要不说话或者睡觉、玩耍,课堂学习效果也不好,差的课堂纪律也会影响那些想专心听课的学生,也使得课堂纪律越来越差,教学任务无法及时完成。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学习上,更多注意力在玩上,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一定要开放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来授课,在游戏中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在玩耍中讲授了课本知识,还有利于师生关系更好的发展。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偶尔播放一个学习的小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在课间还可以放映动画片给学生放松的时间。
        1.2传统的授课模式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课堂实现翻转课堂,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应试教育下填鸭教育是最快学到知识的方法,也是提高成绩最快的方法,因此很多教师都在遵循这个方法在授课,传统的授课模式让课堂变得枯燥,学生没有活力也没有学习兴趣。
        学校和教师应当做出改革,改变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教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生活中的实例,在活动中教导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预习课堂内容,然后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最后选择一个学生做代表发言讲一下本课主要的内容,既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发言能力以及演讲能力。
        1.3解题思路的固定性
        数学解题既难也不难,因为每种类型的题都有固定的思路,被简称为套路,很多教师为了省事省力直接教学生答题技巧,而不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解题的创新意识,导致学生在解题时总是照葫芦画瓢,看着书上的例题模仿而不知其真正的意思,导致很多学生死记硬背、死搬硬套。


        教师在讲解题过程时,一定要详细解释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扎实好基础,每一道题解题思路多种多样,教师可多选择几个适应学生的思路讲授,教导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在解题过程中锻炼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在三年级上册第六章“多位数乘一位数”中,有一道例题说“200×3等于多少”,教师教导学生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后再利用乘法口诀表计算“2×3”,最后的得数尾数加俩零就是最后结果,也可教导学生该题变换成3个200相加也能解出……让学生明白多种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2.1创设多样性的教学练习
        教师可在随堂小练习或者课下作业的练习题里,让他们运用不同的思路去解题,活跃的思路和思维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从小教导他们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使学生们受益终生、获益匪浅。
        教师也可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比赛解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学生做出的题量大或者团队合作比赛解题思路的多样性……优胜者或者优胜组有奖励,通过外在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他们的解题速度,培养他们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也让学生们在紧张又刺激的比赛下明白团结就是力量,比赛结束后教师要进行一定的经验教训总结,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得更好。
        2.2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开展教学
         问题式教学法教学是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家马丘什金和马赫穆托夫等众多学者提出的一个理论和方法。基本内容就是设置问题情境,提出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法。1.让学生们直接进入到问题情境中,亲身体验面临要解释的现象或事实,对问题有初始的看法。2.引导学生们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创立问题情境。3.布置的作业应该目的明确要解决大部分学生的情境问题。4.激发学生们假设、实践、检验、得出结论的学习方式,养成学习刨根问底的习惯。问题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们进一步的认识与深化,教师提出的种种问题应该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推动力。问题式教学要改变传统上课模式,加入问答环节,讨论交流环节。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在课堂刚开始教师可采用新鲜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出本课的知识内容,教师每讲授一课时可通过开篇抛出问题,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让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吸引学生把时间更多的注意在教师身上。
        在四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一章中,教师可以先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或者东西是三角形?为什么要研究三角形?为什么生活中的实体要设计成三角形?……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们学会思考,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发表看法,最后教师再把课堂节奏拉回到课本中去,引导学生学习接下来的三角形的特性、分类以及内角和,教师也可扩充一些关于三角形的课外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结束语】综上所述,当今数学教育现状虽存在很多缺陷,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学校和教师做好配合改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只关注成绩,践行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样教师也应当关注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韦梅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20(38):73.
        [2]包碧宏.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0(12):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