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
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山东 青岛 266500
摘要:以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发展与完善作为背景,衍生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教学形式的丰富程度。其中,以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相互融合为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在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前言:在初中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数学占据基础地位。学生进入初中后,对于学习形成了新的认知,更加乐于接受新事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质的教学模式,其能够将课前、课上与课后这几个环节联系起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链条。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于翻转课堂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能够结合教学目标对其加以应用,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一、预习环节
预习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初始环节,预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质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掌握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技能,并借助微课与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在微课中融入图片、动画以及文字特效,能够对于学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从而使其能够进行有效预习,对于课程知识形成基本认知,为后续进行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讲解到“相似三角形”这个部分时,可以在课前,将本节课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整理下来,分别将其讲解过程录制成专题微课,并在其中插入关于本章节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比如,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由教师向网络平台中上传微课,供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与预习。教师也可以在微课中为学生布置思考问题,比如,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二、学习环节
学习环节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环节。在具体的初中数学课堂中,经过学生自主观看微课,已经对于教师将要讲解的内容形成了清楚的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将自己无法在预习环节中独立解决的数学问题或者并未理解的数学知识反馈给教师,作为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与点拨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播放包含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微课,并对学生实施组别划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于数学知识进行探究。
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体现其主体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例如,教师讲解到“相似三角形”这个部分时,很多学生对于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的问题存在质疑,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定位于相应的微课,将学生分组后,并为学生准备细线、木棒、卷尺等工具,带领学生去到操场上,测量国旗杆的高度。教师可以利用细线、国旗杆的影子、距离等条件尝试建立相似三角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鼓励其互相讨论与探究。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通过观看微课所获取的知识,发挥合作的力量,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突破学习难点。
三、复习环节
有效的复习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使其对于教师所强调的内容形成深刻的记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后,利用微课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题,并督促学生反复观看微课,对其进行重复播放或者慢放,对于教师所强调的重要知识点加以巩固与复习。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能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与理解,锻炼其思维能力[2]。例如,教师讲解到“相似三角形”这个部分时,可以在微课中为学生布置几道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课后反复观看微课的方式,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复习习惯。
四、教学评价
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每次完成教学活动后,给予学生评价的环节十分重要。不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还能为教师提供调整教学方法的依据[3]。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评价分成三个部分,即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将其进行整合,形成对于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习情况的综合性评价。教师可以将评价的结果呈现于微课当中,供学生查找自己在学习数学课程中的弱点,予以优化和改正。
结论:综上所述,翻转课堂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其具有较为深远的教育意义与应用价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能够正确掌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原理,并将其作为主线串联预习、学习以及复习环节,构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通过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石芳迪.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18):22+24.
[2]卢江燕.对初中数学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9):364-365.
[3]吴国华.让课堂翻转起来——初中数学运用翻转课堂构建自主学习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