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滔滔
云南省墨江第二中学 云南省普洱市 654808
摘要: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中生的数学成绩大多呈现两极分化的形式,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问题。很多数学教师也都反应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学生有“厌学”的表现。本文就高中生存在的“厌学”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做了简要分析,以期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做出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厌学心理;问题和对策
引言: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心理因素不够稳定,遇到问题后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再加上高中生的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不够丰富,导致高中阶段的学生容易产生不自信、意志力不坚强的表现,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使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就会出现“厌学”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1高中生厌学数学的表现以及原因
1.1缺少学习兴趣,不会主动参与学习
厌学数学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逃课、迟到、早退等现象,即使是在课堂上,也不会积极参与学习,经常走神,再有就是在课上睡觉,还有一些学生会出现捣乱课堂等行为,这些情况都让数学教师很头疼。其实学生的这些表现一部分是由于学生的内部原因,学习基础较差,数学知识有很多欠缺,跟不上教师课堂节奏。另一部分是由于外部家庭、学校、老师的原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学科作为考试中的主要科目,学校、家长、老师都很重视。家庭和社会将学生的升学压力给到了学校,学校只能给教学老师施加压力,而老师只能不断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在多重压力下,高中生不堪重负,造成过高的心理压力,就会导致他们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味,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
1.2不自信,常常自暴自弃
厌学数学的学生,数学成绩往往不理想,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经常对于老师的教学活动表现的漠不关心,对于老师留的作业也置之不理,考试成绩的好坏好像也与自己无关。当老师对他们进行训导,家长对他们进行斥责时,往往会导致他们逐渐失去自信心,以至于自暴自弃。而这些往往是因为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太难了,觉得自己理解不了,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再加上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学生没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到过肯定与鼓励,从而打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1.3缺乏独立性,依赖心理强
新时代的学生往往都是从小娇生惯养,在家里依赖父母家人的照顾,在学习过分依赖老师的辅导,缺少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老师对他们的辅导不到位时,就会导致其数学成绩下降,学生就会觉得数学知识太难了,从而产生厌烦心理。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只教会了学生某个数学知识点,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限制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做了很多数学题,但过一段时间,就又不会了,感觉数学知识越来越难懂。
1.4对数学有错误认知
在厌学数学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但也一样讨厌数学,他们大多觉得数学除了考试之外再无用处。这大多是数学教师太过注重数学成绩的原因,只重视数学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只会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地灌输,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过于落后,没有与生活相结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快乐,只觉得数学知识枯燥、乏味。
2解决学生厌学数学心理问题的策略
2.1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赶上学习进度
学生对于数学提不起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对于一些数学知识点认识不够,从而很难进行掌握。经过问题的日积月累,问题逐渐加深,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再加上学校、老师、家长带来的压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增大,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时教师应耐心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听得懂老师所讲的内容,慢慢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将基础打牢,基础好的学生进行更高难度的挑战。这样进行分层教学,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重新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2增强学生数学自信心
大部分厌学数学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要懂得尊重学生,并要不断鼓励他们进行新的尝试,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比如在课堂上有一些简单的题目,可以让他们进行回答;进行题目讨论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言。这样,当他们每次回答对问题、积极发言时都及时给予他们肯定与表扬,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慢慢帮他们重拾信心,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任何数学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不再一味否定自己,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2.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数学能力
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辅导,多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出现问题,没能够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改革下 ,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够仅仅单纯的进行知识讲解,对学生不断进行知识灌输,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原理,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并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教师在一旁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探索不会出现偏离,必要时还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帮助,使学生探索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这样才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2.4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正确认识数学知识
学生会存在觉得数学知识无用的观念,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而生成了错误的观念。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思考有哪些现象是数学现象,使学生初步改变对数学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统计学在生活中的运用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有用的。教师在教学中还应积极引入与生活相关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看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真正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
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肖红.高中生厌学情绪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J].读写算,2011(12):81-82.
[2]郭立军、张勇.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对策[J].成才之路,2019(07):51-53.
[3]何梅.浅谈高中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