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4期   作者:车锦华
[导读] 初中历史教学活动需要将历史素材完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车锦华
         梧州市广平第二初级中学  543102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活动需要将历史素材完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今时代的变化,从而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在学习历史时进行相应的积累和沉淀,对历史进行更加多维的解读和探讨。基于此,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有效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习惯了采用灌输式、师传生受的课堂模式进行讲授知识点,与学生缺乏互动,难以明确学生是否准确掌握了课程内容,而学生也对这样的历史课堂兴致不高,精神分散。针对这一弊端,历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若想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前预习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好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简单的认知,有效减轻课堂教学的压力,使得教师可以预留出更多的时间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有很多历史问题,比如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也有可能出现学生在预习时发现自己并不认同教材中的说法或者不理解教材说法的情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课前预习的时间,要求学生根据自主预习的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寻找问题的答案,等到正式上课时跟其他学生一起分享。也可以利用微信群或者QQ群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讨论问题的空间,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将自己预习时没有明白的知识内容总结成问题,发在群里,然后由教师引导其他学生一个一个解决,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即使是在课下仍然能够感受到学习氛围。此外,让学生发现其他学生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加强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活动,以提高教学效率
         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进行思考,同时注重思维的延伸和探讨,这就需要教师讲究方式和方法,因而对于问题意识本身的研究活动需要占据较多的时间。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更多的外部干预和思想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观念,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不断地进行知识探索活动。

教师教学活动的着力点之一是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而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活动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对于《红军长征》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和探讨时,历史教师首先对于红军进行长征的前因后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红军为什么要离开根据地长征?红军进行长征的目的是什么?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以及如何辩证地看待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师应该对于这些问题本身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出来这样的问题。这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对于如何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进行思考,对于培养策略本身进行更多的关注,并且可以为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让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课后都是学习历史的主体,让学生能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历史进行分析,而不是出于被动的姿态进行学习。通俗的说,就是教师要注重课堂中的过程与方法,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有效地提高对历史的认知。在课堂中应时刻让学生带着“问题”的态度去进行学习,通过问题教学方式,能够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的氛围更加的活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提高了课堂知识吸收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
四、构建师生平等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原则,教师需要改变当前不匹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将学生放在与自己等同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摆脱千篇一律的教条式讲授,这种情况容易导致理论知识缺乏真实感,学生也无法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善于知人论世,从历史事件的诸方人物因素进行详细解构,让学生明白哪些历史事件具有偶然性,哪些历史事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历史事件和相关历史人物的解读,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之后得出结论,然后教师根据这个结论加以指正和延伸,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等多方面完善学生的历史认知,促使学生通过问题发现知识中的重点,并得出相应的答案,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内容。
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分析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不仅让学生历史知识得以丰富,还加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提高了初中历史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梅.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08):30-31.
[2]吴卫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智慧,2019(23):138.
[3]姜茂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08):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