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4期   作者:刘艳
[导读] 我国的教育方针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始终放在第一位

         刘艳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裴庄乡范新小学  山西万荣         044200

         摘要:我国的教育方针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始终放在第一位,它表明了学生素质中思想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摘要:德育;问题;对策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德育渗透,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途径单一。小学的品德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与其它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榜样示范法、说理疏导法、自我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进行教学,而很少使用情感陶冶法、品德实践法等,同时教学方法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教与学脱节。当前,小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的形式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外娱乐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老师往往对这些教学形式认识不足,使用单一、死板的形式,结果造成了品德知识与行为的割裂。
          2.德育教育环境比较差。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危害,如互联网的发展为色情书刊和视频的传播,暴力信息的传播带来便利条件,这些信息模糊了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小学生过分的受到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极端的自私自利心理,事事以我为中心,自律意识差。而且父母大多有“望子成龙”的想法,只对学习好不好关心,完全忽略道德教育。
3.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教师的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是教师进行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碍,大多老师把教书与育人对立起来。有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只管教书,不管育人。部分小学录用的应届毕业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在教学及管理班级方面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以自我为核心、自以为是、不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等,除了教书,完成教学任务外,谈不上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对策
1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十分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通常将德育渗透意图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与品德教材相比,品德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几乎是直述给学生的。单从课文标题上看,就十分明显。比如《做人要正直》《热爱祖国》等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课文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文非常地熟悉,并且能根据课文中所渗透出来的德育内容,巧妙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比如,在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一课中,当我讲到“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时,我先让同学们猜想如果爷爷不为小树穿衣裳会有什么后果,再问同学们从这一段话里明白了什么,又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也认识到了要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认识到要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
          2教学日常性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即课程”。这不仅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更包含了教师对学生身心健康品德的形成和良好思想的塑造的重要影响。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资源,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带领他们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
4引导正确的课外阅读活动。
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就能从中吸收很多德育思想。当然,书有那么多,也有好坏高低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要指导学生选择好书籍。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漫画、笑话之类的书籍,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文学色彩的书籍;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5从细节入手,进行亲情教育
肖复兴的《荔枝》这篇文章,写的是儿子在母亲临终时,特意买了许多母亲爱吃的荔枝,然而,母亲临终前舍不得吃一颗荔枝。读着它,你不能不被它所表现的那种母亲对儿子的至亲至爱的感情所深深打动。那催人泪下的力量就来自作品诚挚真切的感情,来自它那既精雕细刻而又返朴归真的艺术功力。父母爱护儿女,儿女孝顺父母是家庭也是社会生活中值得提倡的道德情操,是人类文明的表现。《荔枝》正描写了这种道德情操的美,以小见大,抒发了母亲对儿子浓浓的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把握这一最佳的表现角度,引导学生去体会、分析它丰富的意蕴,体会其中的母子之情,让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感情上达到共鸣;课堂上,让学生结合情感体验、回忆平时忽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一些细节,让学生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增进学生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让学生在情感积蓄的推动下,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润物细无声地把课文中人物的情感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自然而然地上升到理性的角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情操。
参考文献
[1]胡娟.试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思考[J].俪人:教师,2020(16):312.
[2]李勤南.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宁夏教育,2019(9):56-57.
[3]李德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的策略分析[J].祖国,2018(15):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