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4期   作者:吴学武
[导读]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物体

         学武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洋庄老区学校  354312
                                    
         摘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物体,主动参与测量,把握时间观念,运用“数学好玩”,积累直观经验,学会运算方法与计算规律;联系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善于思考  勤于动手?  积极参与?????拓展思维  受益匪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再到灵活运用知识,让学生熟能生巧。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要挖掘生活实际的例子与数学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求知欲望。
         一、观察认识物体,培养学生积累直观经验
         学生年龄小,对物体的轻重,认识能力比较缺乏。因此,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教科书中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认识和学习。教师要由枯燥无味的讲解,变为让学生“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等直观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如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千克、克、吨》一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质量单位的特征和分类情况,可以采取“五要”的方法:
         1、要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如“千克、克、吨”通过观看45页的图文,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如8岁小华称的重大约30千克;“克”是最小,如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吨”是最大,如小象重大约2吨。通过认识、比较、称一称,掂一掂,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要认识不同重量,怎样操作计算质量。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了解“千克”和“克”之间进率关系。如把1000克的食用油放在一架台秤上称,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千克?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要认识“吨”与“千克”之间进率关系。通过观看47页的图文呈现了“每个小朋友约重25千克,40人约重1吨”这样比较常见、学生比较易于理解的实例,懂得了1吨=1000千克,从浅显易懂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4、要拓展思维,巩固练习。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填上括号内的质量单位:
         一支牙膏重20(  )    一桶食用油重2(   )    一头牛重250(   )
         一卡车货物重8(   )    小熊猫重120(   )    一头大象重9(   )
         5、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千克、克、吨”之间关系。可以采用“认一认”“想一想”“说一说”“称一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思维,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二、主动参与测量,彰显实践运用获得真知
         “好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通过“好玩”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数学教材中“数学好玩”模块,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情境图,明白图意,巧妙构思,精打细算,得出最佳方案。如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一课中,如“校园中的测量”该怎样测量操场呢?
         1、课前实地观察,为测量做好前期的准备。教师课前引导学生到学校操场实地观察:大约有多少长,有多少宽,有多少树,思考如何开展测量活动。


         2、通过“议一议”,让学生进行测量问题的思考过程。如教科书中的活动任务:(1)测量学校里的体育器材(或小树)大约有多高,学校操场的一圈大约有多长?(2)在校园里再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测量任务,做一傚。引导学生在实际测量之前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
         3、按照“做一做”,让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实际测量活动。首先要观看篮球场长和宽分别有多少米?然后观看沙坑的长和宽大约多少米?再看看升旗杆大约有多少高?小树有多少高?紧接着要围绕校园操场走一圈(也可以用脚步测量,一共走多少步,每一步是多少长。这叫步行测量法 )。在测量活动中,让学生用测量工具皮尺丈量操场的周长;旗杆和小树的高度,可以通过人的影子来测量;最后把测量的数据记载下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测量物体的兴趣。
         4、按照“想一想”,让学生按小组议论操场测量的经过。通过“数学好玩”活动,让学生受益匪浅。教师亲自参与活动,当学生遇到难题和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指导给予帮助,对测量好的学生在全班中进行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测量的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去实地测量。如测量你家小区前面的公园或花园的周长,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和运用能力。
         三、联系实际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研究科学最宝贵的精神之一,是创造的精神……” 因此,数学与科学同样要有创造的精神,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听得懂,会将教学灵活运用,教师要让学生实地观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如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中的《长方形的面积》一课,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后,让学生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数学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1、通过“想一想”“摆一摆”,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如计算教室长方形的面积,问学生有几种方法?学生通过“想一想”提出两种方法:(1)通过“量一量”用皮尺测量出教室长8米,宽6米,教室的面积:8×6=48平方米。(2)“摆一摆”,用方块实地摆出教室的面积。如果教室的地瓷砖是正方形,长和宽都是一米,一块瓷砖就是1平方米。教室长铺8块,宽铺了6块,一共铺了48块,教室的面积:8×6=48平方米。通过实际铺地瓷砖的测量,既让学生动手实践,又让学生动脑思维,得岀教室的面积是一样,证实了长×宽=面积的公式是正确的。
         2、通过“想一想”“说一说”,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让学生先想一想,说一说: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摆小正方形的的方法计算,每行摆了3个小行正方形,可以摆3行,面积就是9平方厘米;也可以用长方形的公式计算,因为正方形就是特殊的长方形,3×3=9(平方厘米)。最后,启发学生总结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学生运用摆一摆,通过联想思考,证实了正方形面积公式,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感知时间记忆,拓展思维把握时间观念
         “珍惜宝贵的时间,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认识时间,利用时间,珍惜宝贵的时间是多么重要。如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中的《一天的时间》一课,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怎样记住24小时与12小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以及如何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
         1、观看时钟,明白时钟用法。教师拿一个时钟给学生看: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秒针是最勤劳的,每当秒钟走60下,分钟才走一下,每当分针走60下,时针才走一下。通过观看时钟,学生认识了时针、分针、秒针。
         2、介绍24时记时法。观看图文70页情境图,让学生记住一天24时,下午2时就是14时,15时就是下午3时,晚上8时就是晚上20时等,教师还提岀几个下午或晚上的时间让学生推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鼓励,从而让学生巩固24时记时法,提高了推算能力。
         3、联系实际,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如何遵守时间的事例:(1)组织我班学生参观武夷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下午14时30分参观,学校到纪念馆坐公共汽车要30分钟,要提早5分钟到,计算到纪念馆的时间是下午的几点几分?(2)小华和妈妈要去电影院观看《英雄儿女》的电影,晩上7点钟开演,小华的家到电影院要走25分钟,要提前多少时间到电影院(按一天24时计算)?(3)黄春梅跟妈妈坐高铁从武夷山到厦门旅游,武夷山开车时间是下午14点20分,她家到武夷山高铁站,先坐小车要30分,要提前10分到站,按推算要提前什么时间到高铁站?通过这些生活实际的事例,让学生拓展思维想一想,算一算,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时间观念,正确把握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正确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是教师充分启发学生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好课堂,让学生茁壮成长,将来为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向乾华: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j)四川《读与写教育教学》2018年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