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4期   作者: 王寿云 李蕾
[导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王寿云  李蕾
        云南省保山市永昌小学   678000
        新课标明确指出,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能够在课前进行预习,有效掌握课本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全面提高。但由于部分小学生自我管控能力相对较差,在课前预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限制小学生预习效率的提升。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不足,教师需要分析生态课堂环境的教学要求,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小学生预习效率。
        一、小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预习动机
        动机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针对小学生来讲,只有具备强大的动机,才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其中,在小学语文预习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缺乏预习主动性,即便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也难以自主完成语文知识的预习,导致学生在课堂无法跟进教师的步伐,难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严重打磨。
        (二)课前预习方法不正确
        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实现了解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必须要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预习效果,使得学生更加高效吸收知识。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为薄弱,而且在课前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方法不正确,导致预习效果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够充分,不仅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教师课前设计存在问题
        在小学语文新课教学前期,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预习问题,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促使学生的预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但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问题设计存在缺陷,并没有全面开展分析,导致问题难度过高,学生无法正确掌握,影响学生的预习兴趣,打击了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降低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优势分析
        在生态课堂环境下,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需要掌握学生的认知需求,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课前对语文知识有着初步了解,降低学习压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通过小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作者信息、写作背景以及课本知识点的了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再加上课前预习需要学生自主完成,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小学生的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小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对知识的需求,合理的搜集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提供帮助。所以说,课前与预习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小学生更加高效学习语文知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相关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确保能够注重全面指导,帮助小学生解决预习所面临的难题,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预习的作用,顺应生态课堂环境的发展。
        三、培养小学生主动预习语文知识的对策分析
        (一)调动学生的预习兴趣
        众所周知,生态课堂的构建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活跃的氛围,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培养小学生养成自主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提高预习的效果,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课本知识,并高效学习语文知识。

因此,教师需要中实践活动的开展,并注重趣味化与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融入,围绕学生开展教学,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本学习,并高效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预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荷花》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能够自主阅读课本知识,并掌握预习要领,正确解答问题。
        (二)强化师生之间交流
        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设计的预习问题不够准确,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正确解答预习问题,无法提高预习效果。而且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并没有积极向教师情请教,仍然对教师有一种惧怕,限制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不足,教师需要分析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注重优化教学方案,加强与学生交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再加上由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较低,在实际预习的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而难以高效掌握与要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掌握学生预习所面对的问题,优化预习问题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在预习《乌鸦喝水》这节知识时,教师需要事先设计问题,并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理解掌握文章内涵,促使学生了解乌鸦找到不到水时的状态,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以前课堂上很多同学由于对文本不够熟悉或没有深入思考,课堂上总是出现老师讲,学生缺乏互动,和老师不在一个平道上的现象。而今,学生因课前有步骤、讲方法的预习,课堂上显得胸有成竹,个个积极回答,认真动脑,师生的交流也更加融洽、有效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做作业时前先复习的习惯,每次布置语文作业时都在这两方面作要求,作业正确率也大大提高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注重优化教学模式,确保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发挥课前预习的效果。
        (三)优化预习问题的设计
        在引导学生预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析传统预习存在的不足,确保能够注重优化预习问题的设计,注重合理的将预习问题与实际生活衔接,促使小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并掌握课本重点知识,增强预习的针对性。例如,在实际学习《女娲补天》这节课知识前期,教师需要事先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多元化问题的设计,确保能够适合学生的课前掌握,而且还可以作业的形式进行表达,让学生了解这篇神话故事,还需要督促学生自主查阅字典,掌握课本生字。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围绕中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而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解决课堂教学时间,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确保可以通过针对性预习问题的设计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
        四、预习评价体系的建设与优化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全面分析当前教学情况,同时应该掌握小学生的预习效果,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学生预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注重优化教学方案,同时需要给予学生预习效果表现的机会,这样可以提高预习教学效果,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引导,遵循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课前的预习除了听、说、读、写的习惯外,还涵括自主预习习惯、合作预习习惯、勤于思考等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训练有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提出意见振振有词,讨论有板有眼,令许多高年级的学生都自愧不如。学生科学、有效预习习惯的形成,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实现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再把课前预习看成是一种负担。学生已由不敢提问、不懂提问转化为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优化评价体系的建设,鼓励学生积极自主的预习语文知识,并高效掌握课本重点内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针对学生预习不够主动的情况,教师需要与学生交流,调动学生的预习热情,促使其能够积极探究语文实时,提高预习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生态课堂环境下,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的责任,在实际培养小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需要事先分析当前小学生自主预习现状,并注重优化教学方案,围绕小学生开展教学,为小学生设计针对性预习方案,促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预习,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适当的评价与反思,掌握当前教学存的不足,注重教学方案的优化,合理的将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为小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指导帮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