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4期   作者:张梓君
[导读]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改进
        张梓君
        (徐州市贾汪区新新小学校,江苏省徐州市,221011)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改进,在数学科目上的改变尤其明显,不是简单的背公式,而是学会合理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提问方式的弊端,具体分析小学数学提问的有效策略。
        关键字:小学数学;提问方式;弊端;有效策略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课程,也是在生活中能够有效应用的基础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运算,更为重要的是要授予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但是,在一些小学课堂上,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采用生硬的语气,提问过于困难的数学问题,这是有悖于数学教学目标的,是不可取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问题
        (一)语气生硬冷漠
        在一些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提问是教师惯于采用的教学方式,为了营造课堂的严肃性和突出教学工作的严谨性,数学老师提问的语气和生硬、冷漠、严肃,让学生感到紧张和害怕,担心不能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就会被责罚和批评,这样一来,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在本来就在数学学习兴趣性不高的情况下,加剧了畏难心理[1]。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怕出错、怕答错,从而没有了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狭窄,心理变得脆弱。这样的教学态度,不仅不能督促学生好好学习,还产生相反效果,让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溜号,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无法在数学成绩上实现突破,达不成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不能严格把控提问的数量
        一些数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烘托课堂氛围,营造同学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气氛,在问题的设置上,几乎“每句一问”,短短的40-45分钟的课程,老师几乎没怎么讲述新的课程内容,一直为了牵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断地用疑问的方式进行授课,无异于“满堂灌”,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抓不到重点,有时还会因为提问的连续性而精神疲惫,积极性逐渐消散;还有一些老师为了保证课程进度,在授课时几乎不问问题,提问的次数过少,让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分散,给学生一种“反正老师不会问到我”的侥幸心理,因此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溜号,而数学课程又是一个连贯性很强的科目,一节关键的课程听不到、听不懂的话,会严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学习压力[2]。
        (三)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
        有的老师在课上的提问中,会对于教案和教学流程过于看重,有些甚至只是一成不变的照着教案和书本的引语上课,例如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在其中一个章节教学中,主要内容是认识1-5,老师照搬课本流程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就是直接默认了学生是不认识数字1-5的,但是实际上,随着幼儿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拥有了10以内或者百以内的查数能力,一年级的老师仍然僵化地“照本宣科”,不仅没能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还低估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进行多余的、无效的课堂教学。还有的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不管对于什么学生,有着什么样的数学基础都采用一样的提问方式和手段,提问的问题有的差生回答不出来,但这样的问题对于优等生又过于简单,不仅没有实现提问的目的,还让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落差。


        (四)提问没有针对性
        课堂提问是老师教学常用的手法之一,好的提问可以让老师的工作事半功倍,但是不恰当的提问会对整个课堂进度产生影响,本文仍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四年级上册《乘法运算》的学习中,老师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让课程顺利开展,运用多媒体网络设备,在屏幕上播放动物园的图片,里面有三种动物,每种分别有4个,之后老师开始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照片里看到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狮子、老虎、猴子、气球、石头、大树、人……这样的提问方式与课程的讲解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不能对教学任务产生任何的帮助,学生的回答逐渐偏移了数学运算的学习,而出现不应该有的“思维发散”,这样的提问就属于无效提问,是没有针对性的。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注重提问语气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态,作为老师,就应该以平稳的语气和柔和的语调来进行提问,让学生没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负担,提问态度要具备亲和力,让学生觉得这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思想和学术上的交流,尽管回答错误,但是也要肯定孩子的积极性,鼓励其更好的延续和保持这种学习态度。虽然数学本身是一个枯燥且难理解的科目,但是通过老师的合理引导,依然能够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扩充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逻辑建立能力。
        (二)突出提问重点
        针对小学老师课堂提问数量过多和过少的问题,教师应该在今后的授课中,在课前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准确抓住教学目标,知道哪些是教学重点,哪些是教学难点,针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应该如何引出,如何在授课时合理地安排讲解顺序,是否需要用提问的方式摸清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否采取灵活的授课手段让学生通过其他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再举一反三地运动到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来,这些都是老师课前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上提问时,应该按照备课预想,合理安排提问的数量,不要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同时也没有侥幸心理,恰当的提问数量可以让学生准确抓住学习任务,也能加深、巩固印象。
        (三)合理安排问题的难易程度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乎每一个班级都有优等生和差生的存在,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因此在提问中,应该兼顾二者的数学基础和能力,合理安排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优等生和差生要区别提问,采用不一样的问题来检验教学习成果,对于优等生可以提问稍难一些,或者对知识体系构造要求高一些的问题,而对于差生,可以提问数学公式、数学原理、数学方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再予以鼓励。让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3]。
        (四)针对性地提问
        应对老师提问针对性不强问题,教师应该改变提问方式,注重教学知识的引入和思维引导。本人仍然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为例,在刚刚提到的四年级上册《乘法运运算》中,因为老师的提问方式错误,产生不太理想的授课局面[4]。基于此,教师可以更改为以下做法:先提问学生,在这张图片一共有几种动物,每种动物分别有多少个,整个图片加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动物,通过计算4+4+4=12。再让学生分析,这个等式有什么规律,提问之后再给出答案,3个一样的数字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用提问的方式让数学教学环环相扣,不仅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跟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结束语:新课改进程下,不仅要求教学的完成度,更要求学生的接纳度和学习思维的建立,面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老师的合理引导,加强提问的重点和针对性,不仅要提高问题的质量,还要提升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一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 神州印象, 2018, 000(006):P.284-284.
        [2]步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设计与研究[J]. 数字化用户, 2019, 025(010):240-240.
        [3] 钱海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摭谈[J]. 数学教学通讯, 2019, 000(025):P.70-71.
        [4] 李利, 梁文洁, 薛锋. 智慧教室环境中的课堂互动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案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v.39;No.299(03):115-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