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清
贵州省兴仁市民族中学 562300
摘要:思维导图既是一种学习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比如树状导图、概念图、思维地图。思维导图可于阅读书籍、构建框架、录入重点、调整方式、细化语言、处理杂项、内容归档等多个方面。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思维导图已经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验,重点探究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前言
思维导图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思维导图属于一种表征既组织的重要工具,能够体现个人思维,以中心为依据,向四周发散,从而形成多个分支,每一个分支间有着非常强的逻辑联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思维导图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架构知识体系,梳理知识框架,突出教学难点,促进师生、生生互动以及学生思维发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工具。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大力尝试思维导图,并且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应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类知识,系统而庞杂,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知识也非常多。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生物最大的难点就是找不到重点,认为所有知识都是重点。但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有详有略,找准要点知识和核心知识。而思维导图恰好能够帮助学生将这些重难点知识记录得更清晰和直观,从而有针对性展开学习。
例如,教学“细胞的增殖”这一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这一节内容的重难点知识,并且搭配相关图片,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核心知识,弱化学生学习疲劳,同时提高学生课堂笔记整理效率,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具体而言,可以“有丝分裂”为中心,以“各时期细胞分裂图、染色体数目变化、DNA数目的变化规律”为分支,然后延伸和喜欢知识体系,让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中,学生很容易混淆对光合作用过程中色素的变化及其规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就“色素”这一核心内容,绘制出如下思维导图(图1),帮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再理解和再记忆,深化学生知识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png)
图1
二、应用思维导图,完成自主探究学习?
当然,思维导图不仅可用于知识笔记,知识梳理,同样也能够在课堂上扮演“引导者”身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请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整理章节知识,分析知识间的关联。
以“细胞的分化”这一节知识为例,要求学生掌握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绘制思维导图,(图2)学生通过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概括总结的知识点会更加全面,能够帮助学生集思广益,避免重要知识点遗漏。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做自主学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同时,借助这样的学习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图2
三、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比较分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们常会要求学生按照章节梳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在这方面,思维导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找准章节内容的关键词,然后在分支上填好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展开第二级、第三级甚至更多级内容概述,直到概括完整章内容的核心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教师需要积极引发引导作用,在学生还不善用思维导图梳理章节内容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做好示范,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梳理。
例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一节内容的关键词可以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插条生根的最佳浓度,找出关键词后,请学生自主惠子思维导图,“填充”重要内容。如此一来,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同时也有利于促使学生思维发散,帮助学生实现巩固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的核心在于以图导学,通常我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着学生梳理知识,一起绘制思维导图,也可以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共同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巩固复习。无论哪一种方式,其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丹丹,张伟栋.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6(21).?
[2]?翟文灿,赵秀芳.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4):69-69.?
[3]?蔡林海.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