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部控制中会计发挥作用的方法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李欢欢
[导读]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逐渐发展完善,学校方面内部控制中会计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整体经济管理活动的控制效率。

        李欢欢
        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逐渐发展完善,学校方面内部控制中会计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整体经济管理活动的控制效率。通过高效率的内部控制会计工作,学校单位不仅可以实现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精准把控,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确保学校的发展战略顺利落实。基于此,本文将简要介绍学校等单位中内部控制会计的作用,并着重阐述内部控制中会计发挥作用的有效方法策略。
        关键词:学校;内部控制;会计;作用;方法策略
引言:随着现代化管理理念逐渐发展成熟,学校内部控制中,会计作用的发挥愈发炉火纯青,已然成为企业现代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客观来说会计部门主要负责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和学校的发展战略落实密切相关,因此在全新的形势背景下,负责学校内部控制的会计人员,必须结合学校的内部经济水平实现整体统筹,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精准把控,从而为决策层人员的方案制定提供精准的依据。
        一、内部控制中会计的作用
        (一)控制提供合理方案
        之所以说会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因为内部控制,在单位会计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始终充当着载体作用。以学校为例,内部控制将会覆盖整个会计工作体系,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内部成本核算、内部经营管理控制等一系列的内部规划,对于会计工作的展开具有直观影响,对应的会计会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包括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等在内的关键信息,协助内部控制人员共同制定合理的手段干预相关工作,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为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率开展,就必须保证企业内部经济情况的稳定性;而若想保证企业内部经济情况的稳定性,则必须通过会计手段,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和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分析、科学评价,从而为单位发展战略的拟定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增强内部控制效率
        学校内部控制中会计作用的发挥同样体现在内部控制效率的增强方面。事实上,事业单位方面的内部控制和会计工作往往呈现交叉关系,这也为单位内部动态化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确保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各项工作权限设置的精准性,才能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的各项职能,从而系统化的提升内部控制效率。也就是说,在展开学校内部控制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会计认作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点,可以将其运用于经济环节的调节和控制工作,从而帮助事业单位从宏观维度上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在相辅相成中推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圆满过程。
        二、学校内部控制中会计发挥作用的方法
        (一)依据成本分析进行成本管控
        随着我国政府会计制度逐渐发展完善,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为学校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近几年来,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干预和指导下,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不必再刻意区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所以,对于学校的事业单位来说,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对原有的各项制度的通用业务和事项进行了全面保留。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等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人员,也就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预算分配,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展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体系的一致性。结合学校的单位性质来说,其内部控制中汇集作用的发挥要点在与成本管控,要求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会计的自身职能。
        那么,会计的自身职能如何才能被充分有效的发挥呢?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方面会计人员必须对当今阶段学校的财务问题以及发展规划展开全面分析,确保成本管控工作的开展有理有据。与此同时,学校管理人员要出于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考虑,对学校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全面部署,以最佳成本管理为基本原则实现对诸多资源的有效管控,如科研成本、教育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学校在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虚假象支出等,将其进行统筹归纳,对学校的财务数据进行客观分析。

除此以外,学校方面的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将与内部控制产生差异的教育成本展开细致分析,借助成本作业法等会计手段,核算科研成本将非直接的成本。费用合理分配到各个部门的科研项目中。最后,依据成本分析进行成本管控,还要求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详细统筹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混合成本等科目,详细分析办学收入、办学成本以及办学利润,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建立起内部成本管理控制的具体模型,为学校发展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模型依据和数据基础,确保学校内部控制工作万无一失。
        (二)内部控制制度
        在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健全的制度能够为系列工作的展开提供系统而科学的理论依据。所以,学校部门必须立足教育的根本,从长远的角度为对学校的财务状况展开系统上的预算。客观来说,由于学校属于事业单位,由政府进行行政拨款,所以和社会上具有独立性的企业单位相比,其无论是资金来源渠道还是经济收入规模都是相对比较有限的。所以,一旦学校方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风险,那么隐患问题将是无穷的。也正因为如此,企业继续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基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实现对各项财务工作的合理统筹与宏观调控,没有必要的支出费用控制在最低水平,确保每一笔经费都能用在刀刃上,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除此以外,学校领导层人员不能将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仅认作是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应该在学校范围内推广普及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重要性,确保学校内部各个单位都能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避免内部控制出现明显的漏洞。最后,内部控制制度对各个流程的经济预算进行约束控制,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内部控制工作中所发现的资源浪费问题,为学校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比如说,会计人员可以尝试将包括学费在内的学校资产经济管理职能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规划财务管理配置,提高内部控制成效。
        (三)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审计工作的落实是内部控制的重要防线,所以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和领导人员,都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审计职能发挥的重要性。事实上,通过科学有效的审计监管,学校的内部控制工作将会循序渐进的形成一种规范,并朝着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迈进,更全面系统的对其内部控制风险问题进行规避。所以,学校的负责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其内部审计部门职责作用的发挥,健全审计制度体系,确保审计人员各司其职。与此同时,学校内部的全体教职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对内部控制工作产生较强的认同感,从而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物着手推动审计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最后,为避免由于人员问题所酿成的财务风险,学校等事业单位方面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情况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奖惩机制。具体来说,学校方面应该对一段时间内为内部控制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激励广大内部人员共同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相对应的,学校方面也应该对存在明显资源浪费现象的部门,以及对内部控制工作配合度较低的教职工作人员提出批评。这样一来,学校单位将会有更多的会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以及教职工作者产生参与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奉行勤俭节约的工作观念,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中的会计制度对于内部控制方案的制定、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所以,学校方面应立足教育大计的发展,重视会计工作的落实,强化审计职能,从而开展系统化的成本管理工作,在大量的实践中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何俊杰,童红英.浅谈学校工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之策[J].中国工会财会,2020(10):20-21.
        [2]高娟.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0):194-195.
        [3]肖流和.学校财务审核岗位内外部困境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20(26):124-125.
        [4]练云裳.加强学校财务监督制定相应措施[J].现代企业,2020(08):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