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剑
合江县白鹿镇初级中学校 646211
摘要:学生在处于初中时期时,由于每个学生的身心发育程度不尽相同,以致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学习成绩等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差异。现如今大部分的初中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是十分固定的,教师在授课时要想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效果,差异化教学是值得参考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初中数学;运用
我国对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愈发重视,学生在初中所学到的知识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这一目标,与此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提取其中优异的教学模块加以改进利用,并且加剧对授课方式的创造创新。初中数学教师应依据不同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采取差异化教学,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目标。
一、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分组教学体现其差异性
每一个初中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们的家庭背景不同,对新鲜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以及在小学阶段为日后的深造学习所打下的基础也不同。因此,每个学生所适应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这时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在日常授课中运用差异化教学,提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喜好、性格、学习成绩等因素,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个性,相应制定出一套个性化的授课方案。
初中数学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将本班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的。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将本班40个学生每4人一组,分成十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的成员结构为:一个学习优异的学生担任组长,两个成绩中等的学生,还有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分组教学旨在于让学习成绩优异的组长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带动成绩较差同学的学习热情,而两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在互相学习帮助的同时,积极借鉴学习成绩优异同学的学习方法,争取在新学期中自己可以提升学习成绩争做学习小组的组长。这种分组教学的授课方式可能对于一些家长来说会有一些疑虑,自家的孩子成绩好,为了帮助同学的学习,会不会耽误自己的成绩,这时家长需要和家长进行合理沟通,并说明,学生在分组学习的模式中,是一种互通的学习过程,给其他同学答疑解惑的同时,也是自己查漏补缺的过程,对双方都是有益的,并且在此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美德教学的良好时机。可见,小组教学是初中差异化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进行角色重新设定,以分层教学体现其差异性
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差异化教学进行授课时,要改变对以往教学方式的看法,不再让初中数学教师自身作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争当课堂的小主人,教师则充当学生学习前进路上的指向标,起到督导辅助的作用,在课堂上要积极活跃气氛,让学生处于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充分观察并分析出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并在日常交流中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及时的运用差异化教学,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建立起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达到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在分组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授课方式,如果说分组教学是针对学生解决课上小问题来说的,那么分层教学则是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巩固提高的举措。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的教学目标应为:1.学生可以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构成及含义,2.学生可以正确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而对于层次较高的同学,教师在以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应提出以下目标: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做到“百发百中”,2.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将学生分为ABC三次层次,C层的学生要熟练掌握最基础的学习任务,B层的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的知识时,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下一任务目标,而A层的学生要较好的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这种分层教学教师要注意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划分,对于初中阶段争强好胜的学生来说,分层教学可以使其迸发出学习的激情,从而使差异化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重塑思维模式,以性别教学体现其差异性
对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程度,初中数学教师应拥有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在旧概念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则是根据教育大纲的内容进行基础教学,虽说学生们都处于同样的教室中进行学习,但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不同,会造成学生们的性格喜好的不同,因此在课堂的学习中,对知识的领悟程度会深浅不一,这时初中数学教师不能一味按照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去要求学生必须参与一致的学习任务,毕竟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日常授课中的知识不能满足其对知识的获取程度;而相反,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日常授课会让他们在理解不同的知识点上产生疑问,从而影响后续的知识学习。教师在日常授课中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只是一个基本的标准,它适用于大部分中等程度的学生来学习,达不到对全体学生学习的要求。所以说,为了有效解决学生课堂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运用差异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产生一种对于学习的责任感,从而让学生可以主动请学,使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师的日常授课中效果显著。
性别在学生学习上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男同学在数学物理这种思维性的学科中成绩较好,并且兴趣也会多一些;而女生则是对语文历史这类文科的学习意向较多。其实在小学时期,这种变化不易被教师发现,小学的学习程度浅,学生易接受易学习,到了初中以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这种性别方面的差异性会逐步显现出来。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一问题,为了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教师应在日常授课中采用差异化教学,请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可以让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进行回答,可以让男女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彼此回答问题角度的不同,从而进行优点的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结束语:现如今,初中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要一改往常的“灌输”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适时运用差异化教学,兼顾全体学生,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之际,对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育也尤为重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授课之余,应多关心体恤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综上,差异化教学对于初中数学的教育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梁艳.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20(34):79-80.
[2]赵秋月.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差异化教学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30.
[3]严小松.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1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