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玲
衡水市第二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阅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在展开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借助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可以逐渐地了解到基本的阅读方式,同时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地形成良好的基本习惯,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很好的积极效果。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基本状况,然后简单阐述了有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环境;阅读形式;相似题材
引言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往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让学生积极思考,并且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课堂中,应让学生具有回答问题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表现的舞台,避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发展阅读素养和能力。以往的课堂中,教师的固定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积极性[1]。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状况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展开阅读学习,并没有能够有效地借助于相关的阅读文本信息来理解其中包含的基本含义,这就导致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降低,而导致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无②非包含以下两点。首先就是很多教师在展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太过于形式主义,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认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方式就是让学生展开大量的阅读练习,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地掌握阅读的“基本规律”。同时还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将拓展学生文化学习范围作为阅读练习的理由,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反而会因为学习压力的过大而导致其出现消极的学习心理。其次就是教师安排的阅读教学时间过短,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大量的学习内容需要进行巩固,因此教师就将阅读学习时间进行了一定的缩减,并且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展开课后自主学习,而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有效地展开阅读学习,进而造成了学生阅读水平无法获得有效的提升[2]。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基本策略
2.1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
文化认同属于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利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性,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能形成文化自信。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发挥感染学生的作用,同时能让学生形成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在教材中包括许多朗朗上口的文言文。屈原的《离骚》中,学生就能读出爱国主义文化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符号,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文化熏陶。再比如,在讲解《苏武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解析文言文的字词和句式,同时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内涵,让学生体会苏武的高尚情操,感受到苏武的斗争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怀教育和爱国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2积极创建良好阅读环境,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在展开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时想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就要能够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具体兴趣特征来展开良好教学环境的创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地考虑学生在年龄、生活中的具体兴趣方向来合理地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③心态。例如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分享会”的形式来展开阅读教学,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产生阅读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内容,让学生可以对视频中的不同人物进行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地结合文章内容中的人物描述来展开角色扮演,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扮演人物角色,然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可以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积极地展开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高中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这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推动效果,同时学生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展开阅读学习,也可以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3]。
2.3注重阅读形式细化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文字内
在美感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比较注重文章的整体结构指导,却没有能够充分地注重对学生语文文字信息的拼读指导工作,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产生了厌倦的消极心理,这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限制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能够充分地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相关作品的合理选择,让学生可以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对其中包含的关键信息展开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自己的阅读储备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对于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度的提升有着很好的积极推动效果。但是教师在展开文本的拼读引导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要能够注重以下几点,首先就是要能够让学生对其中包含的重点信息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理解,让学生可以不断地积累自己的阅读基础量。此外,教师还需要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对字词文化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最后,教师还需要有目标性地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字词,让学生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4]。
2.4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具备充分的研究和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重视能力和知识的均衡发展。学生在思考中能内化知识、消化知识、记忆知识和理解知识,进而经过阅读来深度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在讲解《雷雨》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渗透话剧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戏剧中的冲突和人物的个性特点,思考剧本背后的深刻含义。同时,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思考剧本人物的性格、行为和语言,在阅读中体会作者使用什么方法来塑造其中的人物。如针对周朴园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和研究,这样可以在层层分析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学生首先理清文章的核心和中心思想,接着让学生圈出重点内容和知识,找出关键语句,针对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发展自己的阅读能力,形成积极的阅读习惯,能显著提升阅读的效率。学生能利用课堂研究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结合教师安排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针对抒情的文章,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怀着什么样心情写出这样的文字?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完成了任务,他们的头脑也经历了分析和研究过程[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积极地创建出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水平。此外,教师还需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形式的细化过程,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地感受到文字的内在美感。最后,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时借助于一些相关的类似文本内容来进一步地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小凤.浅谈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界,2020(36):6-7.
[2]金彦军.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读写算,2020(09):90.
[3]孙丽萍.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吉林教育,2019(47):50.
[4]林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31):219+221.
[5]沈伟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9(28):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