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重庆市江津区 ,402289)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是大势所趋,如初中化学包含着很多实验教学,因为时间或是资源的因素,有些复杂的实验可能无法完成,这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难题,如果运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在实验方面,在其他化学教学环节中适当利用互联网技术,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章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更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采用不断创新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彻底激发学习欲望,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必须要意识到“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创新,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一、“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空间
在“互联网+”普遍化的今天,初中化学教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内设立了多媒体课堂、网络授课教室。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由教师主导课堂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现在的教学课堂让教师和学生拉近距离,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建共同学习、共同协作的课堂氛围。以“互联网+”为媒介,形成一个富有信息化的学习氛围。“互联网+”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规划知识体系,帮助学生通过互相关联的方式,把新旧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二、“互联网+”下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突破化学教学重难点
化学教学中有很多重难点知识,化学涉及到的原理、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比如,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但看不到也摸不着,相对而言较难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想让这些知识形象化存在一定难度,致使教学效果较差。教师如果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图像、声音等,把原子、分子形象地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进而调动学生感官系统,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二)提升了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基础,而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模式下的化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难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而借助网络,教师与学生方便交流。比如师生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群进行交流,探讨化学学习的方法。在课外时间,师生可以随时保持沟通,师生之间可以建立平等、朋友式的关系。学生在平时的化学学习中,可以随时联系教师,与教师交流想法与建议。教师借助微信群或QQ群安排教学活动,方便了教学中的信息传达,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要
由于掌握丰富的化学知识,大多数化学教师认为化学是一门非常简单的学科,但是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让他们对化学科目产生兴趣并熟练地掌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直以来,个别化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严重缺乏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对知识要点死记硬背,背诵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其落后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中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程度低
学生参与实验的程度不高,原因是现阶段只有少数的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室里操作的,绝大部分的化学演示实验都由教师在课堂中示范,学生并不能亲自操作。这种上课形式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实验操控和动手能力差。尽管学生可以流畅地背诵实验的操作要求和实验现象,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
在有限的实验室动手实操课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因为极少动手,在化学实验室的操作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师提出的化学实验要求。
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利用网络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重要环节,包括在授课前对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这种操作会显得更为灵活,网络上有大量的资源和信息值得学生研究和搜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协调操作,教师则应当引导学生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章节时,大部分资料都可以让学生提前在网上进行搜集和整理,最后将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共享。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在相关的搜索引擎中输入“生活中的碱”等关键词,便可得到相关的信息,教师给学生的资料搜集、整理提供明确的方向,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通过微课突破教学难点
微课由于时间短、内容精的特点,所以要求在设计的时候针对课本重难点进行录制讲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内容上,使其可以明确所学侧重点,进行高效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解析,除了课堂讲解以外,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微课为辅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在解析难点的过程中,促进知识消化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在微课学习引导中,提高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学以致用。
(三)通过信息技术让课程容量加大
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和绘图所浪费的时间。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度和方便性,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大量的知识。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图片、音频、动画等多种展示方案,对比于传统的讲课,学生将会通过视觉和听觉双方面接受知识,图片显示比语言描述更生动、更真实,起到了吸引学生认真听课的作用。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一堂课内讲解多个知识点,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加快课程进度,同时因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独特性,还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用途范围广的多媒体技术容易吸引学生们认真听课,学生们对学习的态度会更加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为教师减轻压力,学生们学习也变得更加轻松。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巩固练习
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习题训练,通过不断地做习题进行训练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地进行查漏补缺完善自己,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很多线下的习题都会出现题型重复,题目过于单一的问题,这时互联网技术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购买或下载线上的一些名师习题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多元化的练习,使学生获取到更多更好的习题。不仅如此,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了解到更多名校的习题资源,这对于化学教师来讲也是一个机遇,通过这些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看到其他学校教师的闪光点,从而通过合理的取舍,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试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学校要大力普及互联网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互联网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下的化学教学新模式,积极克服互联网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全面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怡.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各阶段的应用实例[J].化学教与学,2019(12):8-10.
[2]范小平.网络化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探讨和应用[J].天津教育,2019(31):117.
[3]张虹.探究“互联网”+“微课”课堂教学模式——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J].学周刊,2019(31):131.
[4]王志斌.巧借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下),2019(09):111.
作者简介:李英(1987.03)女,汉族,重庆江津人,大学本科,一线教师,主要从事项目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