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树林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213164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然而由于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院校合并、升级而来,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或沿袭中职院校或盲目照搬本科院校,进而严重的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果。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数学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且基础的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视角推动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是高职数学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教育体系必须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要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所需的人才。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使命,因此,高职数学教育也应顺应教育体系改革,要创新教育教学的实践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职业能力视域下的高职数学教育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立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职业能力进行培育,在提升高职教育有效性的同时推动高职教育改革。
一、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教育对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发展贴近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竞争力。毫无疑问的是,职业能力培养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让人可喜的是,高职教育者对此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都尝试着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展开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然而,实际的高职数学教育一直存在问题,且以如下几点最为严重:
第一,未能充分的考虑市场需求。虽然大多数的工程应用都需要数学知识作为支撑,但是纯粹的数学理论知识无法直接应用于工程项目。然而高职数学教育素来只重视理论知识计算和简单运用,理论教育是课堂教育的主线索,学生没有实践知识的技能,教育者也没有基于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的意识,进而导致学生素质和能力发展难以匹配市场需求。
第二,未充分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应当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然而很多高职数学教育者未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也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为之定制科学的数学学习内容,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形成制约。
第三,缺乏实践能力培养。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教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技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并发展实践能力,然而当前阶段,高职数学教育理论实践教育比例不科学,学生没有丰富的实践机会,加之学校方面在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建立等方面不够积极,这都对学生学以致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职业能力视角下推动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策略
职业能力视角下推动高职数学课程改革需要牢牢把握职业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角度出发设计策略。
在具体落实时,教育者可参考如下几点:
(一)以职业导向调整教学内容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教学应当充分的考虑学生的职业需求、职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并以之为参考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和拓展。与此同时,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调整教学的进度,以保证学生真正接受知识,真正在头脑中构建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具体落实此项工作时,教育者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职业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使用场景,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至于教学进度的控制,教育者应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要利用层次递进和关联关系帮助学生“吃透”数学教材,为学生学习重难点知识夯实基础,以防止因学习难度较大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二)以职业导向设置实践教学
传统的高职数学教育效果以学生具备运用数学公式和定理解决数学问题为评判依据,对于学生的素质、学生的数学能力没有较多的要求。然而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教育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工作中各种问题的技能,这无疑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此,教育者应重视实践教学,要利用实践教学帮助学生联系数学学习和职业发展,例如,可以为学生布置市场营销相关的实践数学题,引导学生在分析职业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数学思维,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三)以职业导向创新教学方法
想要创新高职数学教育,教育者必须创新自身的思维,要将职业能力培养纳入数学教学体系,要积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高职数学教育的束缚,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要将课堂真正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身的意见和看法。例如,教育者可以增加课上提问的数量,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生或者是教育者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表达自身对某个数学公式的见解,或是如何在职业中运用某些知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当然,教育者还可以将翻转课堂教学法、探究实践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等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引领学生将数学思维与职业思维串联,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教育对高职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使学生具备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在如此形势之下,高职数学教育改革成为必然。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要不断加大数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而引领学生成为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峰.基于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2):207,217.
[2]李华.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4(03):97-100.
[3]秦玉静. 基于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2):15-16.
[4]彭雪辉. 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J]. 智库时代,2019(4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