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莎
临湘市第八完全小学 湖南省 岳阳市 414300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完成文化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积累过程,更是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语文,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重任。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教师却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阻碍,导致教学工作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知识点琐碎,不易形成知识体系的特点,且其中有着大量需要学生记忆与背诵的内容。受此影响,很多学生不愿意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投入充足的精力,导致教学工作效果欠佳。鉴于此,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学方法,并不断探索,为学生带来更加精彩纷呈的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利用提问三种方法完成教学活动,以下是笔者关于此三种教学方法的详细论述。
一、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视频、动画等直观的内容表现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心理需求。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与心理需求,将这些素材引进到将课堂之中,不断的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玩中学,在学中玩,做到寓教于乐。
例如,教师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在课前,通过使用计算机制作,或从互联网中下载与课文内容相呼应的动画。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这段动画,促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课文的内容产生初步的印象。此后,教师为学生讲解课文,并有意识的将课文内容与动画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合上书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中讲述的故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合理的利用了学生对动画的兴趣,并通过兴趣迁移的方式将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了语文知识当中,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兴趣的驱使,进而使学生与课文之间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情境教学,联系现实生活
语文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体现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
因此,教师想要让语文教学的效果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利用好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互相贴近或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并通过合理的手段,将学生引入到这个情境之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与语文课堂之间大建起一座桥梁,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学会以现实生活作为切入点去思考课文中的问题,以及从课文出发去思考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学习方法。
例如,教师在执教《怀念母亲》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与母亲相处的二三事,并让学生尝试着说出自己与母亲之间发生的不愉快,或共同的美好回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绪便会回到现实生活,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情感带入到课堂当中。此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的阅读、剖析课文,让学生结合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情感,重新去理解这篇课文中渗透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尝试对比各种各样的母爱,总结其中的不同之处与相似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种对比的学习方法。
三、利用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经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两句话说的是“疑”和“思”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就需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思考,让学生的思维行为去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行为与思维能力共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影响。通常来说,教师会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以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成果,而学生做到的过程就与其思维过程相对应,因此,教师要巧妙的利用提问环节,设置有效的疑问,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升。
例如,教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在课程导入的环节中,向学生提出一个可以概括全文的问题:“两小儿围绕太阳展开了怎样的辩论呢?”由于学生尚未学过课文,便无从作答,此后,教师为学生翻译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接下来,教师再次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两小儿之中谁的观点更能说服你,为什么?”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结束后,教师归纳并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适当的向学生开展科普教育,为学生说明两种观点的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同时简单的介绍太阳的基本信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接触到更多内容。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教师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晓瑜.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8(17):98.
[2]肖莉.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才智,2018(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