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邹丽萍
[导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整合与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课外阅读量做出明确的要求,即小学六年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
        邹丽萍
        宜春市实验小学  江西省  宜春市  336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整合与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课外阅读量做出明确的要求,即小学六年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由此可见,课内阅读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了,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基于知识迁移规律,在课内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随后指导他们利用这些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益书籍,并让学生自由选择课外阅读素材,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以上几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教学;课外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高学段正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高学段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对文字也具有基本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并且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结合小学高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来探究有益于学生接受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通过课外阅读来拓展学生的眼界与视野。同时,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还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量,增加语文素养。但是现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依旧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沉迷于观看影视作品,对纸质书籍的阅读并不感冒。此外,学生接触的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会被一些没有营养的漫画图书所吸引,但长期阅读这样的书籍并不能真正达到“开卷有益”的效果。那么,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教师应怎样指导小学高学段的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笔者基于这个问题提出几点指导性建议。
一、运用知识迁移规律,课内指导课外读
        指导小学高学段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应培养他们独立进行阅读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内阅读课堂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字典来扫清生字、查找生词含义,这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此外,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寻找文中的重点句子,多赏析经典文段,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重视每单元的导读部分,导读部分包含了这一单元的阅读内容及对学生的阅读要求,比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读部分: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据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抓住本单元主要阅读目标,重点指导学生按照导读所要求的方法进行阅读。

通过不同单元的学习,学生就能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在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时,学生就能够根据文章的类型来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以课内学习的方法来指导课外阅读,促进课外阅读效果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通过课内外阅读文本的联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增加语文素养。
二、推荐有益的课外书,让学生自由选择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学生的生活中充斥着多样化的信息,他们对书籍优劣的分辨能力尚不成熟,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或读物。因此,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有益的文学作品,并教授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筛选方法之后,再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取向自由展开课外阅读。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方法: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节选的原文,比如在学完《田忌赛马》这一课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课下阅读《史记》,通过阅读原著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增加学生对经典文学名著的了解。其次,基于学生的爱好来推荐优秀读物。兴趣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基础,教师应了解学生当前阶段的阅读取向,基于此来推荐一些经典的书籍,比如经典的童话故事作品《格林童话》,又或者是一些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等,这些书籍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还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培养独立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有效性
        当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后,教师应教授一些具体的课外阅读方法,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独立阅读。
        比如,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采用粗读与精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书籍的目录或者报刊的标题,可以粗读,对于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可以精读,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并让学生定期在课堂中互相交流阅读感悟,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更加重视阅读。
        综上所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对于小学高学段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从课内阅读入手,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阅读方法,并教会他们如何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享受汲取知识的快感。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加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丽雯.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8:10-15.
[2]马富霞.喜读·乐读·善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9: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