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渗透的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戴慧萍
[导读]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内容是教育学生道德品质等的教育导向,语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初中学生的特点。
        戴慧萍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第三中学 336100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内容是教育学生道德品质等的教育导向,语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初中学生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的展开,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以“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去”和“抓住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创建独特的班级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渗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德育;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在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是教育出未来合格的加班人的重要方面。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的教育中展开德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写明:“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工作的时候,应该抓住教材,抓住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用教材中的英雄人物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建立正确的是非观,结合教材中的事迹和现实生活展开德育渗透工作,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德育渗透,事半功倍。
例如在进行《邓稼先》这一节内容的学习的时候,笔者就根据文章让学生学习邓稼先先生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同时点明了邓稼先先生的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赞美了邓稼先先生“我不能走”的精神,并且通过讲述邓稼先先生的故事,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将邓稼先先生作为道德的标杆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习邓稼先先生的热爱祖国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去
         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不应该仅仅限制在课本中,还应该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去。基于语文的学习形式,教师应该在进行作文训练、趣味阅读、回顾历史等活动中展开德育工作,让学生无时不刻的收到良好道德品德教育的熏陶,有利于学生正确的道德观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突出的道德模范,从而崇尚道德模范,争做道德标杆。


        例如在进行作文积累的活动中的时候,笔者就每天让一个学生为大家讲一个值得深思的故事,并说说从中学到的道理,学生们每天都按时完成了任务。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让学生从中有所感,如此不仅可以使得他们写作语言更加优美、感情更加真挚,还有利于教师进行德育的渗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有道德品质高尚的学生才有和谐的社会、安定的国家。教师应该抓住日常的活动为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三、抓住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创建独特的班级文化
        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往往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该引导学生创建独特的班级文化,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道德因素来感染学生,来进行德育渗透,从而创建独特的班级氛围。独特的班级文化需要教师的引导,语文教师教师应该用适时的夸奖来激励学生做好事,并且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好人好事来教育学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一举两得。教师还可以通过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创建平等和谐的班级文化,通过奖励学生的优良品质,创建崇尚美好道德品质的班级文化。
        例如在进行《说和做》这一节内容的学习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闻一多先生有那些值得学习的道德品质,并且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为救国救民所做的努力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为了宣扬正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再如在进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一节内容的学习的时候,笔者就为学生讲解了叶圣陶先生待人谦虚而诚恳,与人相处平等以待,待人宽厚有理。笔者号召学生们向叶圣陶先生学习,平等待人,不因为一个人的成绩和外貌而有所改变,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
        四、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把握好教材,在教材中找准德育切入点,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德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同时教师应该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去,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德育,还应该在日常的活动、生活、交流中去影响学生的所思所想。教师还应该抓住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创建独特的班级文化,让学生以英雄人物为榜样进行学习,以期望教育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徐洁琼.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下初中语文德育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00(008):50-51.
        [2]何涛.书声琅琅,德润青春——探析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德育的融合[J].语文课内外,2018,000(023):247-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