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立爱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倴城镇王庄子完全小学 063500
摘要:语文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与生活常识,更能对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积累文学常识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语文以及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却会发现,学生难以对语文课程和语文知识产生足够的兴趣,导致教学工作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由此可见,想要提升学生的成绩,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语文知识,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却更加倾向于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下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活动,创设趣味情境、设置趣味问题三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一、开展趣味活动,激发学习欲望
小学阶段的学生稚气未脱,对各种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想要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就需要抓住此年龄段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或在课堂中引进教学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教材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语文知识蕴藏的乐趣,从而产生寓教于乐的效果,以此带动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但在采用这种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时,教师需要让活动始终服务于教学,避免趣味活动教学流于形式,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功效。
以教师执教《白鹭》一课的相关内容为例。在课前,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下载记录白鹭这种动物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等信息的视频与图片。在课堂上,教师展示这些教学资料,让学生对白鹭这种鸟类产生初步的认识。此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教学资料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认识白鹭的优雅之处,对课文内容产生更加全面与深刻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兴趣迁移的方法,将学生的兴趣点从白鹭迁移到了课堂与课文之中,学生拥有了浓厚的学习欲望。
二、创设趣味情境,联系现实生活
语文源于现实生活,并体现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鉴于此,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更强,就需要充分的利用语文学科的生活性特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或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并通过合理的手段将学生引入其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现实生活与语文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联系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从现实生活出发的学习与思考习惯,对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以教师执教《北京的春节》一课的相关内容为例。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并向学生询问,学生自己的家庭为了迎接春节到来,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在春节期间,举办了哪些活动欢度节日。如此,学生的思绪便会被拉回到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并回答教师的问题。此后,教师组织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并为学生讲解课文段落,要求学生尝试着罗列出文中提到的北京春节的民俗文化。接下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当地的春节习俗,并与北京春节习俗进行对比,说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从而使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设置趣味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经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想要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就需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充分的思考,促使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而思考又会给学生带来与趣味活动、情境创设不同的乐趣,也是提升课堂趣味性的手段之一。通常来说,教师会在课堂中向学生提问,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状态,而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便与其思考过程相对应。鉴于此,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提问环节,设置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去引导学生的思维。
以教师执教《两小儿辩日》一课的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远小近大的道理,也知道我们离发热的物体越近,感受到的温度越高,但是为什么早上的太阳看起来很大,我们却感受不到多少热量呢?”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便会被打开,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此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从科学的角度,为学生讲解这一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收获更多知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教师不断的探索与创新,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才能让课堂更具趣味性,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雪.运用趣味元素 为小学语文教学增色添彩[J].黑河教育,2020(03):57-58.
[2]沈艳霞.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实践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