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
新疆伊宁市第十九小学,835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步融合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教育也不例外,信息化技术已经融入到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当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述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高效,学生学习也更加有动力。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从创设生活情境、丰富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讨论了如何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育的信息化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还要能够探索性地为学生建设现代化的课堂,促进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究,借助信息教育资源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如何落实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进行了不断的探究与实践,并将自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分享如下,希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参考。
一、创设生活情境,加强学习效果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是数学学科与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很有用的,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数学教学更加轻松有趣。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二)”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天气情况,利用地图展示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以台风为主要研究对象,讲解台风的行动轨迹:台风首先在A市着陆,继而改变方向朝B市移动,受台风影响C市也将出现大风暴雨天气。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地图上B市和C市的具体位置并指明A市、B市和C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如B市在A市的北偏西方向,C市在B市的东边,等等。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台风的转移路径,让学生对位置的理解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更好地掌握了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而且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也进一步提升。
二、巧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融合转变了以往教师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丰富数学教学模式,让学习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提升自己信息化教学技能,善于巧妙运用多媒体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例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一)”这一课的知识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尽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学生的想象来理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想象的出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的简单平移和旋转,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脸谱、窗花、蜻蜓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动画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动画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形的简单平移和旋转,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这样的课堂上,教材中相对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教师不用花费过的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更好地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了,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想象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学生单靠想象又很难理解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只能不厌其烦地向学生结束,一堂课下来能传授的知识极其有限,甚至一节课只能讲述清楚一个难点知识,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拓展学习,教学效率极低。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大大节省教师教学的时间与精力,可以利用节省出的课堂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教学,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克和千克”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可以与“人民币的认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利用多媒体展示超市中各种商品的价格,邀请学生扮演顾客,教师扮演收银员,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物品,并根据电子秤称重,并计算出大概的价格。活动过后,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克与千克的重量单位,也能更好地运用重量和单位计算价格。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克与千克、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架构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重量单位和人民币,丰富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具备充分的热情,既能够学到数学知识,又能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技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点,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打造更加高效有趣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田红.探究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43-144.
[2]董成.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