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
重庆市秀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在新课改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的教学需求。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科目,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更好的激发出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渴望和兴趣,降低了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是启蒙小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关键时期,只有经过小学语文的学习,才能够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从而降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阻碍着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小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增加和小学生的互动,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重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明确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不应该只顾着自己在讲台上讲课,应该和小学生进行不断的互动,熟知小学生的心理需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创造良好的语文课堂范围,这是新课标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没有明确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旧是教师本身为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本来就比较的枯燥,在加上小学生的定力又比较的差,在这种枯燥又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开小差,不能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还会对小学语文产生抵触心理,从而降低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1.2多媒体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
现在是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慢慢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了,多媒体教学能够丰富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技术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就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效果,大大降低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有一些语文教师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主体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比较大,在上课时更多的关注在多媒体技术上,而不是学习知识上,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佳。虽然多媒体教学能够给枯燥的语文课堂带来活力,但是不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也不会提高教学效果,应该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2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仅仅要让小学生适应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要让语文教师适应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加互动,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发现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其次,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及时的调整教学模式,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消化本课堂知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2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正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才能够提高课堂质量。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查找和语文书本知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并进行整理,做出课件,增加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转变枯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技术,教师通过PPT的展示,能够更加有条理性的掌握教学内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另外,语文教师通过PPT的展示,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开拓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
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语文教师不注重小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等问题,导致小学生的语文成绩一直不佳,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师生的互动,正确应用多媒体教学,锻炼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语文成绩,更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万鹏.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20(15):63-64.
[2]魏临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20,18(1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