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德
望谟县乐元镇中心小学 贵州省 黔西南州 552300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程及相关教学实践,对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内容挖掘以及主要渗透途径进行相应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必修课程,它在承担数学知识的传授,以及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彰显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发挥其德育功能,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生命的成长活动。
一、深入挖掘教材隐性资源
数学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并且在获取上具有较强的便捷性。教材作为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主要素材,教师应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吃透教材,如此才能够有余力去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尝试,德育工作也才能够更加深入。相反,如果仅是浅尝辄止,那么数学课堂上的德育渗透也会缺乏相应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德育工作在数学课程中的渗透大多都是处在围城阶段,正是这种边缘性的活动,使得数学化的德育无法更加深入。因此,为了能够凸显出数学课程的德育特点,提高实效性,教师有必要对数学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探索和挖掘。
显性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可供教师挖掘和利用的德育资源,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数学教材中的特色板块,其二是数学知识内容。那么在实际教学渗透过程中,教师则需要以知识内容为载体,以教材特色板块和其他资源作为补充,来实现启智和育人的有机统一。例如,在小学数学特色板块的数学游戏、生活中的数学、综合与实践、单元主题等内容中,都可以作为教师渗透德育的点。而最主要的是需要牢牢把握具体知识内容的内在德育价值,绝不能为了讲解知识而教学,要使学生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精神体验,获得一定的感受,在发现数学知识趣味和价值的同时,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和个人修养均得到提升。
二、充分发挥数学文化价值
从文化角度来看,数学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再回归数学文化本身,数学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看待,从狭义上看,数学文化代表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观点、语言以及形成发展的过程;而从广义上看,在狭义内容的基础上,数学文化还包括每一个数学家、数学的发展史以及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成分等等。那么作为数学教育的精髓,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文化,来将其作为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主线。
以数学史教育为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史教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我国伟大数学家所创造出的成就。
这些数学家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是可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以数学家的精神来振奋学生的精神。比如古代的祖冲之,现代的陈景润、华罗庚等等。其次,数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也可以帮助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与广度,真正使其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形成一种对于数学正确且较为完整的认识。有关数学史的素材主要集中在小学数学拓展延伸的板块中,只是该板块在相关描述上比较精简,所以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利用和开发。
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数学史教学设计来看,一般可分为阅读式和习题式两种。两种方式均可以将数学史融入到小学数学知识教学当中,并发挥其对于学生道德成长发展的促进价值。例如,在“求圆的周长”一节知识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如何测量圆的周长,接着再组织学生展开对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索,并在该过程中逐步引出和渗透圆周率的有关历史背景知识。再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之前并没有过多接触分数,因此教师就可以直接引入分数诞生的背景知识,然后再顺势开始分数意义以及读写教学。
三、教师自身魅力感染学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话深刻地阐释了为人师表要有表率的重要。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师生的双边互动,教师的教学态度、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形象仪表、个性特征等等方面都会在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逐一显现,这些方面也正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地方。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人际关系,学生常会把教师看做师生关系中的权威,无条件地去信任老师,教师自身也应该对得起学生的这份心仁,从自己在学生心中的独特地位出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不断地提升自身修养,发挥榜样的作用。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且无意识学习能力很强,那么教师作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到的榜样,其自身的人格特点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注重自身修养,发挥出榜样示范作用,才能够真正做到用心和用情来育知育人,以一个严谨求实的精神去对待教学,以认真负责、宽厚仁慈的态度对待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来规范自己,这才是一名人民教师的本分。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更应以此为导向,致力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有思想、有道德且充满积极情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数学作为一门主修科目,除了所具备的丰富人文价值,它还能够对学生的理性精神、思维和实践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学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价值,彰显其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袁伟斌.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54-155.
[2]徐珍珍.小学数学与德育的融合研究[J].教书育人,2019(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