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鸿军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碗厂初级中学 云南省 昭通市 657900
摘要:数学是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运算分析、实践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大多数的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状态,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被动状态,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呢?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初中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打牢学生的发展基础尤为重要。同时,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基础学科,其学习的方法和引导的策略将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不高、参与不强、掌握不牢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导致的。下面我将从生活视角、问题环节、游戏活动三个方面出发,谈谈自己对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想法。
一、从生活视角出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和现象,将这些数学现象导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视角出发,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出发,还能使学生将生活与数学进行联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视角出发,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探究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活数学的指引下得到更为直观有效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正数和负数”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了解负数的产生背景,理解正数、负数、0的意义,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从生活视角出发,将生活中有关于正负数的现象和资料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如气温的变化、海拔的高度变化、工厂企业的产能变化、家庭支出与收入的变化等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从中找出负数和正数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并把握其中数字0的真正意义,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符号的对应思想。学生看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现象,都纷纷的找出相应的数字问题和规律,这对下一步新知讲授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从问题环节入手,打牢学生课堂基础
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还能加深学生的课堂理解,这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起到巩固、提升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及时发现教学不足,灵活调整课堂细节,以此来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从问题环节入手,灵活设计不同的问题内容,打牢学生的课堂基础,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计算技巧。
例如:在“整式的加减”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基本了解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法则。对此,我为了检验学生对整式加减的学习效果,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设置以下问题:①计算:(3k+7k)+(4k-3k+1) (3x+2xy-x)-(2x-xy+x) 3a-[5a(a+2)+4]-1 ②求x-7x-2与-2x+4x-1的和。③求4k+7k与-k+3k-1的差。④足球比赛中,如果胜一场记3a分,平一场记a分,负一场记0分,那么,平3场、负2场,一共积多少分?通过不同问题的灵活设计,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还使学生的课堂基础得到巩固和提升。
三、从游戏活动渗透,增强学生运算能力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游戏活动的组织和渗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促进其自我主体的发展。同时,在游戏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形成团队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发展,从游戏活动渗透,将游戏与教学相融合,既能使学生个体保持积极、饱满的学习“劲头”,又能加强学生与数学之间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掌握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为了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活跃课堂氛围,我组织学生以“疯狂数字”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我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停止后手中捧花的同学进行限时回答,强调其用时短、计算快、准确率高的特点,这不仅能锻炼学生对数字问题的敏感程度,还能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加快自己的运算速度,这对学生以后的练习和应用起到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从生活视角出发、从问题环节入手、从游戏互动渗透等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还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打牢自身基础、提高自身能力。同时,针对不同的学情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既能满足学生个体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整体的质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发展中,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不断优化策略、创新形式,从而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韦贤亨.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创新[J].新课程导学,2017(5):44-44.
[2]林国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相关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7(9):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