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颜智
望谟县第一中学 贵州黔西南 552300
摘要:化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质的实验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科学探究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概述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科学探究
在新课改浪潮下,不仅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重点凸显,而且核心素养也成为了教师们关注和追求的目标。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化学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的培养目标之一。在创设化学课堂时,初中化学教师不但尝试组织趣味性较浓的化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且尝试了各种实验教学手段,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验进程中探索化学知识的同时逐步提升其科学探究能力。
一、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辅助化学课堂的重要研究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实验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和学习欲望。学生在感兴趣的化学实验课堂中进行实验时,不断动手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化学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升高。新课改重点强调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实验教学活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实验热情和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直接提出问题:“酸和碱放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的学生经过预习,直接回答道:“中和反应!”教师继续问道:“什么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会有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学生展开思考,化学教师将准备好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分发给学生,鼓励他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有的小组中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很快将两者混合在一起,但是却发现没有任何现象出现,向老师报告了结果。随后,化学教师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适当地给予提示,指导学生共同完成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学生在实验环境中学习化学知识,积极性很高,科学探究能力也逐步增强。
二、做好演示实验,创设化学学习情境
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下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十分高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它不仅能够凸显出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初中化学学科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因此实验对于化学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能够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进行实验演示,为学生创设出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高效地获取化学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制取氧气”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做好演示实验,创设出化学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轻松获取化学知识。课上,化学教师将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演示给学生,并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到试管中木条会复燃”。学生在观看演示实验时注意力十分集中,能够将自己与实验结合到一起,并且积极地展开思考。有的人说:“可能木条不伸进去,待一会也会燃烧!”有的学生道:“可能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产生了某种物质促使木条复燃了。”在学生讨论之时,化学教师由此展开制取氧气的教学活动,以此促使学生建立科学探究意识并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新课改浪潮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学习产生质的飞跃。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满足新课改要求且效率较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从问题出发,促使学生结合之前所学习的知识,通过多种探究形式揭示世界万物变化规律的教学方法。
化学学科知识点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探究性,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激发他们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同时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溶解度”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课上,化学教师先利用白糖或者试验溶于水的例子引出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并布置了一项探究活动,鼓励他们自主探究10毫升水中能够溶解多少氯化钠。学生在自主探究环境中都很积极主动,小组分工也很明确,有的人负责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有的人负责搅拌,有的人负责记录数据。不同的小组在完成探究活动后,还和其他小组进行了比较,希望获得相同的结果。在其完成探究后,化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研究结果讲解溶解度的知识点。在自主探究环境中,学生的探究欲望很高,主动性很强,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科学探究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四、利用实验现象,深化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主要的形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促进学生在实验中获取新知,能够达到“一箭双雕”式教学效果。化学实验中通常会出现一些吸引人的现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促使他们学习和探究欲望逐步增强,所以,化学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实验现象导入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深化其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利用实验现象展开教学活动,逐步深化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一上课,化学教师利用都多媒体展示出一场精彩的烟花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问道:“大家知道烟花中这些不同颜色与化学有什么关系吗?”有的学生说:“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教师继续提问:“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呢?”学生们也跟着产生了疑惑。于是,化学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金属镁拿出来,并将之在火中燃烧。学生很快被这亮白色的光吸引了,有的人很快将烟花和镁燃烧的现象联系在一起,指出:“烟花的不同颜色可能是不同金属燃烧时发出来的。”化学教师也由此展开教学活动,希望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化学知识,由此深化其科学探究能力。
五、合理安排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真谛
化学学科知识源于生活,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探究活动,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结合生活经验顺利展开探究活动,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真谛。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很高,能够主动提出个人观点和意见,也可以和他人共同讨论与协力合作,科学探究能力和核心素养也会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内容后,初中化学教师将人体的元素组成、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摄取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知识后,问道:“同学们能不能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材料或者物质,探究其中蕴含哪些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呢?”学生展开讨论,化学教师根据他们提出的生活化实验课题将其进行了分组,促使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生活中的化学元素。有的小组提出了“鸡蛋壳中真的含有钙元素吗”的主题,有的小组提出了“铁锅做饭真的能够为人体提供铁元素吗”的主题,还有的人提出了“喝矿泉水好还是纯净水好”的主题。化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分析,并鼓励他们带着问题展开实践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并逐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上述几种不同的教学手段组织化学实验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对实验活动产生浓烈兴趣,并促使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逐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化学实验感兴趣后,能够主动参与其中,积极探索实验奥秘,不仅能够促使自身科学思维得到发展,还能够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江.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J].南北桥,2017(8):100-100.
[2]满彩英.试论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赤子,2018,000(03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