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航峰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四小学 322100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借助STEAM理念来展开图示方面的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实现了学生STEAM素养的提升和发展。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图示教学工作当中,既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思路,明确数学课堂教学和STEAM素养培育的目标。又要深挖教材内容,拓展教学方法,采用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授课,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STEAM理念;小学数学;图示教学;具体方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数学图示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STEAM理念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该如何借助STEAM理念来引领小学数学图示教学新样式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支持,进而导致所组织开展的一些小学数学图示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鉴于此,本文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改变教学思路,明确课堂教学和STEAM素养培育目标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图示教学当中,想要让STEAM理念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及STEAM素养培育的目标是什么,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
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一课的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的具有深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另一方面,则需要明确STEAM素养的培育目标。当然,为了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的具有深度,还需要教师利用图示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的呈现给学生。
二、深挖教材内容,提升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
STEAM 理念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都是比较密切的,适当的在小学数学图示教学当中融入STEAM 理念,其不仅可以丰富教学的内涵,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和STEAM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同时还可以实现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效联动,提升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图示教学工作当中,就应该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借助STEAM 理念理念的引入来提升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数据的整理和表示”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小学信息技术内容,让学生通过综合多学科知识运用,来加深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地区某一月份的降雨量进行调查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将所调查和搜集到的一些数据利用电脑软件来进行整理和统计,从而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三、扩展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展开教学工作
想要让STEAM理念在教学当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其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去深度研习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深度的去感知和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教师适当的对教学方法进行拓展和丰富,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去提出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致的数学问题,并借助这些问题的提出,来组织学生去验证这些数学猜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成效。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致
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提出“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需要用到小数来表示,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的问题来让学生尝试进行解答,并以此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致和动力。
(二)引入图示教学,加深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
还拿“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一课为例,教师还可以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出示“小明购买文具,其中,铅笔花费了5.6元,而橡皮则花费了1.2元,”这样一个情境示意图,让学生通过看图思考小明这次购物一共花费了多少钱。
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情境示意图所给出的已知条件来列出具体的式子和尝试进行计算。
(三)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
依旧拿“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一课为例,教师除了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借助图示来展开教学工作之外,还可以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组织开展一次具体的解题活动。在本次活动当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竞赛所用的数学题目,让小组学生尝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解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图示法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做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整理,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四、借助项目学习,着重培养小学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适当的融入一些工程素养方面的教育内容,其不仅能够切实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成效。鉴于此,教师就应该尝试借助项目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
(一)设置工程项目,启迪学生的工程思维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具体的圆柱和圆锥。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师发布任务,既明确本次工程项目的实施的目的是什么。另一方面,则需要着重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着重了解学生对圆柱、圆锥的了解情况。
(二)经历实施过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拿“圆柱与圆锥”一课为例,在设置工程项目之后,起初,需要教师将学生合理的进行分组,并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圆柱与圆锥”这节课的知识内容。接着,根据小组合作的成果,在小组内绘制圆柱和圆锥的草图,并选择大小合适的圆柱与圆柱,进而完成圆柱与圆锥的初步设计。然后,根据草图来计算相关结构的尺寸,并进行标注,并在小组内反复交流讨论,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最后,由教师进行3D建模,打印并制作,并在课堂上进行项目的展示。
(三)回顾教学过程,养成学生的工程思维
依旧拿“圆柱与圆锥”一课为例,在经历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之后,一方面,需要学生通过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综合评价各项目小组。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项目过程,并借助图示的方式来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系统的规划,以此来养成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
五、做好评价工作,构建基于量表的课堂多元评价体系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图示教学当中,想要真正借助STEAM理念来引领小学数学图示教学新样式,其不仅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汲取一些新的评价方法,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来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同时还需要着重去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各种评价方式的优缺点,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性评价过程中,能够根据学情来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从而促使小学数学学习性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合理。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结束阶段,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趁着对所学的知识内容印象比较深刻,对自己课堂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前面所展开的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借助每课一评,从而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并以此来及时的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出调整和优化。当然,为了保证评价工作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有两个固定端点的图示连续体上进行选择,从而构建起基于量表的课堂多元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教师在借助STEAM理念来组织开展小学数学图示教学工作当中,既要牢牢分析和把握STEAM理念的基本内涵,通过将STEAM教育范式贯穿于整个数学图示教学的过程当中,又要做好课后的评价工作,构建基于量表的课堂多元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傅骞,刘鹏飞. 从验证到创造——中小学STEM教育应用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04):71-78+105.
[2] 朱元华. STEAM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实践研究[J]. 课程教学研究,2017(10):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