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玩”的数学课堂中“玩好”数学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孙斌
[导读] 众所周知,玩是学生们的天性。大部分人从出生就有好玩的本质。
       孙斌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初级中学  241318
        【摘要】众所周知,玩是学生们的天性。大部分人从出生就有好玩的本质。而事物本身也具有“好玩”的特性,那么数学课堂也是具有“好玩”的特性,因此,我们要在“好玩”的数学课堂中“玩好”数学。只有学生们体会到数学课堂中“好玩”的特性,他们才能够在这基础上去,在数学课堂上“玩好”数学。因此,我们需要去认真的体验数学知识当中的乐趣,才能够在“好玩”的数学课堂中“玩好”数学。
        【关键词】“好玩” 数学课堂 “玩好” 数学
        【正文】学习数学的人大部分都认为,数学知识自带一种“好玩”的乐趣,而这其中的乐趣只有在我们自身去主动的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才能够去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数学“好玩”的特性。而只有在对其数学产生莫大的兴趣后,才会有更大的机会去实现其“玩好”数学的目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在“好玩”的数学课堂中“玩好”数学的含义和要求,再详细说明其具体措施。
        1.在“好玩”的数学课堂中“玩好”数学的作用
        1.1学生既能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又能够学习数学知识
        在“好玩”的数学课堂中学习数学,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为许多人对数学其实是不敏感的,他们对于学习可能就没有玩耍那么上心,因此,我们教师需要想办法引起学生们重视起学习数学,因此,教师需要将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当中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提升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将数学课堂变成广义上“好玩”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更加快速的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将其掌握。
        1.2学生在玩耍当中,方能学好数学
        教师们将数学课堂打造成“好玩”的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当中一起玩耍,将数学知识变成玩耍的工具,同时,学生们深陷到数学知识当中,对知识理解就会更加透彻,对知识的深度就会探知的更多。因此,学生们在玩耍当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可以更加快速增加学生们对数学的好感,学生们更加愿意去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去挖掘数学当中的一些奥秘。因此,学生们在玩耍当中,方能学好数学。
        2.在“好玩”的数学课堂中“玩好”数学的具体措施
        2.1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好玩”数学的情境
        在学习数学过程当中,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其过程是枯燥无味的。那么这时就需要教师去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乐趣,发现其数学“好玩”的特性。因此,我们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好玩”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们亲身投入到这个数学情境当中,亲身的去体会和学习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助于学生们对数学知识产生乐趣,从而能够不断的在“好玩”的数学课堂中“玩好”数学。


        譬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首先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以及他们解的概念,并且在学习时要检验一些未知数的值,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自己也要用列表的方式来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创建一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情境,让同学们在情境的对话当中体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且创建情境之后,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其中来真正的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且也能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之中体验到成就感,进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2教师可以在课堂设置多样“数学游戏”
        在学习数学过程当中,学生们可能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困难,同时自己对数学的兴趣也会大大的降低,那么上课听课的效率就会下降。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设置多样的“数学游戏”,让学生们能够提高注意力去参与到这个“数学游戏”当中,如此一来,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也会提高,教师也达到了将数学课堂变成“好玩”的数学课堂的目的。因此,教师通过在课堂当中设置多样的“数学游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在课堂当中的专注力,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好玩”数学课堂,“玩好”数学。
        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首先同学们要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并且能够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一些物体的位置,在学习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创建一些游戏,并且给同学们一些数据,让同学们正确地回答他们的位置,并且认为自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需要几个数据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在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各种游戏,让同学们真正的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并且在游戏环节中,可以让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并且不断的积累活动的经验,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2.3教师在课堂中以“合作”和学生“主体性”参与来激发学生“玩好”数学
        教师们给学生们讲授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和学生“主体性”。因此,在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应该时刻向学生们灌输学生们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配合学生们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情况,来适当的将课堂打造成“好玩”的数学课堂,从而能够达到教师与学生完美合作,共同的在“好玩”的数学课堂,“玩好”数学。
        【结束语】综上所述,学生们能够“玩好”数学,是建立在教师将数学课堂打造成一个“好玩”的课堂。如起来才能够发挥其作用。以上教师通过分析其“好玩”的数学课堂的作用,从而总结出其具体措施。因此,教师可以创造数学情境、设置数学游戏和与学生们合作,体现学生主体性等。教师在成功实施以上措施后,之后完善相关细节。
        【参考文献】
        
        [1]王锦武.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J].名师在线,2020(18):38-39.
        
        [2]彭丽.数学课堂在“好玩有趣”中尽显卓越之美[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