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红
四川渠县一小 四川达州 635200
摘要:提问是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提问不仅仅是提出有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历经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切实掌握知识、技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基于提问的这一巨大教学价值,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提问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提问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关键词:提问;思考;小学;数学教学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抽象性和符号化的数学学科特点,让很多学生们闻数学“色变”,一上数学课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这就要我们的数学教师充分利用提问这一教育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提问艺术,从而让课堂少些“知识灌输”,多一些“提问”,牵引学生们的思维不断发展,让学生在探索的世界中发现数学的乐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带领学生读概念、做题、讲题等,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很多小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具体的问题情景,在情景中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当他们带着这种好奇心走进课堂学习,进入主题的探究中。
例如,教学西师版三年级“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展示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游乐园场所,引领学生们在如此学习情境中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之中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这些设施不仅仅好玩,其中还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你们谁能开动自己的大脑,去发现它们?”此时,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游乐园的视频,随后在图片上展示游乐园的设施图。教师此时进一步提问学生们:“这里有一些游乐项目,你们玩过吗?谁能给老师介绍这些游乐项目都是怎么玩的呀?”随后,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游乐项目的玩法。学生们展示完毕之后,教师由学生们的手势、身体模仿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从而启迪学生们去思考:“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把他们进行分类吗?”教师总结:“你们都很聪明,像缆车、小火车、升降椅这样的运动我们叫平移;而像风车、旋转飞机、摩天轮这样的运动叫旋转。”由此,通过对游乐园实施运动方式的提问,引领学生们走进了这节课的学习之中。
二、提问引出任务,引领学生思维发展
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要老是按照课本讲解,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能动性,即开展合作探究教学,鼓励学生们去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基于集体的智慧实现课堂有效互动,从而自主获得数学知识、强化数学技能,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西师版一年级“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为了改变单纯计算训练的枯燥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入学习任务,让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夯实数学知识和技能。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物园中的具体场景,引导学生去看图认数、读数,从现实中抽象出数。教师可以展示猴子馆场景图片,两只猴子在树上玩耍,一只猴子在蹲在树下。教师提问:“在动物园中的猴子馆内,树上有几只猴子?树下呢?你一共看到了几只?”在这一任务发布后,学生们进入了小组交流环节,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去根据不同位置来进行数数,有序观察图片中的猴子数量。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进行数数演示,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数数的顺序,在相互纠正和指导中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为学生们今后的深一层次学习打下基础。在这样的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们更容易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升华提问艺术,促进学生知识构建
学生思维发展大多是经历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和智力水平有限,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才能够紧紧抓住学生们的思维,凝聚他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知识构建。
首先,在提问的语言上要尽可能生动和形象,这样的语言可以让学生们更快速地了解到教师的意图,让他们更快地抓住关键的信息。例如,展示统计图的同时,教师可以以“班级学生们的近视原因”为研究的背景,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随后,教师一边指着其中的数据、线段,一边提问学生们:“观察、分析统计图,你能说明一下近视是否与看电视有关吗?”
其次,在提问的角度上要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去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如为了让学生去明白统计表相比于表格的优势,教师进一步提问:“我们如何去处理这些数据,更清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方便我们去观察呢?”鼓励学生们自己去想想办法,有的学生们提出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有的学生提出用统计图,更生动展现数据背后的事实。在教师的一步步启发之下,学生们经历了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理解了统计图的重要意义,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
最后,提问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渗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例如:“你们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们一天看多少小时电视吗?”学生们结合从统计图分析出的数据和结论,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会发现我们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这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会自觉去调整自己的作息方式,选择一些更有意义的课余生活活动。可见,借助学生们的一些生活常识来进行提问,更利于学生们去调动自身的经验完成对知识的构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而言之,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好的问题、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够起到引导教学方向、揭示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发展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加强对于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教学有益的经验,从而以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1]朱彩珍.基于情境设置的小学数学提问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3):100-102.
[2]陶俊.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118.
[3]黄贤春.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J].成功(教育),201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