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新课改要求,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雷凤卿
[导读] 小学数学是教学的基础学科,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渐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雷凤卿
        广西南宁市沙江小学530002
        摘要:小学数学是教学的基础学科,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渐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应做到创新并最大程度地顺应新程改的指导方针。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新课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分数的提升已不再是最重要的目标。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数学学科能力。此外,学生学习能力作为数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就如何遵循新课改要求,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出一些建议。
        一、借助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学习体验
        日常教学的许多情况下,学生之所以学得被动,学得枯燥,多是由于教者误解了数学本质本性造成的。他们总认为数学是剥离实践活动之外的一套抽象的符号及运算规则。于是,他们不重视活动教学,觉得这是事倍功半的事,远不如做几道习题、做两张卷子来得实际、来得实惠。因此,我们必须把“活动教学思想”落实在数学教学的“字里行间”,努力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开展有效的体验学习,让学生考察之、经历之、感受之,不断积累“活动经验”,最终认识掌握。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相关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首先,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唤起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此一来丰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时体会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接着,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自已阅读教材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知识,在动手操作尝试画高、辨析交流、学生演示和再尝试的过程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学会画三角形的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合作共同发展,提升学生探究思维
        探究思维能够促使学生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对存在疑问的知识和问题展开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自主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时机,是发展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来向学生提问,鼓励并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主动思考、分析与探究,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着该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互相分享各自的观点、看法和认识,实现思维的充分发散和有效互补。
        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相关内容时,在本节课程学习前,学生已经对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本节课程的内容便是将前面所学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另外,为了让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笔者组织了合作学习活动,在上课前,笔者早早来到教室,利用课下时间对学生分组,小组分配完毕后,笔者通过教材内容以及教学任务,给各小组下发了一些计算任务,如下:在一家农场中,农夫卖出去了98只公鸡,还剩87只公鸡,母鸡的数量是原来公鸡数量的5倍,那么这家农场一共有母鸡多少只?计算:(800+200÷50)×3、720÷(15-3×2)。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随后,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技巧。
        三、实际应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认识数学、积累数学知识,还在于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灵活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深度、更加高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拓展教学的思路和范围,以现实生活为教学出发点,注意搜集各种生活素材、案例和资源并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创设现实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探究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巩固并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关内容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有这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程开始前,笔者就为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调查存在小数点的地方。如此,通过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就能加强学生对小数点有更加直接、深刻的理解,进而提升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重点内容的把握,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落实高效教学,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能思考、会思考的人,进而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合标.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176.
        [2]汪伟霞.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