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州
西咸高新学校710000
摘要:数学思想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任务,因为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较为简单,在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以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并且逐渐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备能力和品格,但是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显然还不能做到这一点,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渗透策略;实践研究
传统教学当中存在诸多教学问题制约了现代教学的进步和发展,这些问题让小学数学教学失去了宏观性和多元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这就导致了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都不够活跃,这种学习状态很难激起学生的思考欲望,被动式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阻碍作用,本文将浅析现阶段小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主要是因为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模式设计的过于单一枯燥,传统教学当中的教学三步走“预习—讲解—练习”加上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本就抽象性较强的数学学科变得更加的枯燥无味,教师缺乏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解读知识的角度过于单一,不能够联系生活对数学做出趣味化解读,大大降低了数学学科的趣味感,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内在驱动力会逐渐淡化,这也就导致了教学有效性下降,学生不愿意主动的思考和探索,数学思维难以养成。
(二)教师课堂主导性过强
教师在小学教学当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因为小学生认知水平较差、文化水平较低,知识理解的过程必须依靠教师事无巨细的讲解,但是要把握其中的“度”。在传统教学当中,“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严重压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空间,被动式的学习让学生逐渐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不仅解题方法要套用,甚至数学思维都在套用,摆脱了教师学生不仅无法形成独立的思考,在遇到不同的题型时学生的变通能力也较差,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实践研究
(一)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模式
想要完成数学思维的渗透,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转变教学地位是重中之重。
学习地位的转化,意味着学生在课堂当中拥有更多表达自主想法的机会,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再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授,而是可以加入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我想法,不同想法的碰撞中,学生不仅能够取长补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激发,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想要完成学习地位的转化,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开放性的空间,在教学当中加入一些具有开放讨论空间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利用不同的解题路径来对问题作出解答,从不同的思考角度找寻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多种教学思维的碰撞下,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多元化设计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多个领域,不同角度下的数学知识会呈现不一样的样貌。教师可以发挥数学学科的多元性,在教学当中利用不同的知识解读角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比如生活化教学、情景化教学、数学实践教学等等,通过不同的知识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够激活,进而产生更多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利息公式”的时候,除了书本上学生要掌握的习题以外,教师还可以将问题场景带入生活,让学生以自己的“压岁钱”为问题出发点,考虑如何利用银行利率进行理财获得最大收益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数学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完成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渗透。
(三)尝试开展户外实践,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要落脚于实践运用,在数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实际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相当于二次学习,并且能够掌握知识运用的途径和场景,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面积计算公式”当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践,让学生以校内的某个建筑物为问题对象,通过实际的数据测量、统计,然后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出建筑物的占地面积。这种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帮助,也会带给学生一种成就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强化也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想要渗透数学思维,需要在教学当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实践研究[J].中外交流,2018,(6):151.
[2]石丹.例谈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文渊(小学版),2019,(9):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