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江苏省怀仁中学 214196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落实,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学生的学科能力需求出发,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为目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保证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建议,希望能为广大师生带来启发。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教学有效性的内涵逐渐发生转变。在传统化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讲,课后作业是否按时完成,学生期末成绩是否达标;但是在现如今教师更多地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体验,逐渐成为了一堂化学课是否达标的重要判断标准,这也正是生本理念的体现。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师要把握住学科特点,丰富课堂形式,争取用简单有趣的形式将复杂枯燥的知识展示给学生们。
一、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合作学习法被广大师生逐渐认可,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异。传统课堂上的“讲授法”是以教师为核心的,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听课;而合作学习法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学生们布置好课堂任务,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来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相关的知识时,教师为了保证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与教学有效性,可以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对学生们进行小组划分。在小组划分完毕之后,教师为大家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课堂任务,让小组内成员在借助教辅材料的同时互相帮助,形成最终的答案。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探究问题“请各个小组尝试找到5种生活中化学变化快慢的实例”“请大家提出影响化学反应快慢因素的假设”“请大家尝试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成员在通力合作完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很容易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在今后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更加自信。
二、合理应用多媒体设备,高效展示教学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工具对教师授课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价值。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纯“黑板+粉笔”授课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要积极拥抱新兴的教学工具,为学生们打造现代化课堂。多媒体设备成为了课堂中的常客,但是有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对它们仍然存在抵触心理,不愿意使用这些新设备;还有些刚入职的新教师,对多媒体设备不够熟悉,不能将其教学价值完全发挥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效率,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些新兴教学设备的价值,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相关的知识时,因为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用肉眼看到原子的,所以就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关于原子结构的印象。这时候教师可以借助PPT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些原子结构图,让学生们清晰直观地认识到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原子的大小,教师可以做一张原子与乒乓球的对比图,以及乒乓球与地球的对比图,让学生明白原子相对于乒乓球就像乒乓球相对于地球一样渺小,从而激起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三、加强对实验教学重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有着重要的价值,很多化学现象都要依赖化学实验来展示出来,很多假设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证明。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实验的理论原理,还要能够正确操作基本的实验设备,具备一定的实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实验课上往往是教师在做演示,学生在观看,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了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在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这类实验中,危险性相对较小,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就可以将整个实验操作全部交由学生来完成,自己从旁监督,保证实验器材和学生的安全。学生首先要计算出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然后按照量取、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以及贴标签保存等步骤完成溶液的配制。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巩固已有的理论知识,还能在亲手操作中增强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四、小结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更加深刻的层面去体会化学知识展现形式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捧着教材照本宣科。在日常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第一时间熟悉掌握新的教学设备与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当教师能够不再让卷面成绩这“一叶”所障目时,而是能够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教育工作一定能做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占伟.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办法[J].学周刊,2020,(20):115-116.
[2]高文泉.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南北桥,2020,(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