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清清
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乌当小学 550018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慢慢地接受依托信息技术传播知识的教学手段。微课是多媒体教学衍生出来的一种高效教学手段,它的形象、快捷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教师,被广泛地应用在课堂中。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概述如何将微课巧妙地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不断提升。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学习效率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碎片化的信息的获取成为一种新模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改变了教育模式,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得学生的兴趣更加浓烈。微课是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简单便捷的视频片段讲述丰富的知识将课堂呈现的更加丰富。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各种手段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还可借助微课视频将数学知识点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深度探究数学知识产生强烈欲望。
一、微课与小学数学结合的优势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式,主要以视频为依托,将学科知识点或者重难点知识呈现给学生,促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和高效,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但是,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够将微课应用其中,教师要将知识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特点等结合到一起,综合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微课视频与课堂教学的高效融合。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点且基础性学科,不仅涉及到数学运算和公式等抽象的知识点,还包含一些复杂图形和数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由于年龄和思维受限,没办法快速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当教师尝试将微课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后,教师的教学手段显得不再单一了,数学知识也不再抽象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提升。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较为活跃,喜欢提出自己的观念和见解,同时理解能力也突飞猛进,学习效率也之升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高效地应用微课教学
鉴于小学数学课堂与微课结合有着无限大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开始尝试将微课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希望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利用微课导入教学,提升学生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课堂氛围较为死板和呆滞,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数学知识经常给人以抽象的感觉,理解起来也很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欲不高。导入环节是课堂起始,是抓住学生注意力和吸引学生眼球的重要时刻,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导入环节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微课视频的出现将很多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且形象起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制作的生动有趣,并利用微课导入课堂,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进而使得数学学习效率也随之升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升和毫升”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导入教学活动,逐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一上课,数学教师便播放了一则关于两个小朋友讨论两个大小和粗细不同的水杯容积大小问题的微课视频,并由视频内容引出了体积单位“升和毫升”!学生很容易就被微课视频所吸引,教师顺势将提前准备好的两个茶壶拿出来,问道:“同学们根据刚才观看的微课视频尝试比较一下这两个茶壶谁大谁小吧!”有的学生仿照视频中的方法快速回答道:“可以将两个茶壶装满水后分别倒进几个体积等大的玻璃杯中,哪个倒出来水的杯子数量多,谁的体积就大!”其他学生附和。数学教师由此讲述展开升与毫升两个概念,促使学生对两个体积单位有所了解,并且正确区分和实用体积单位表述溶液的体积。学生在一上课时便被微课视频吸引,学习兴趣很高,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且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为以进一步探究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高效应用打下基础。
(二)利用微课组织活动,掌握课堂节奏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提倡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识记知识点,然后再将知识点应用到解题中,并且他们鼓励学生通过题海战术熟知知识点应用技巧。枯燥的数学知识点较多,久而久之,学生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便产生了厌倦心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模式。教师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课堂打造得与众不同,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促使学生逐步与课堂融为一体,为促进其高效地掌握知识打下了基础。微课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之一,它以精悍著称,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认可。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微课组织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掌握课堂节奏,还能够促使学生快速将数学知识内化,逐步提升他们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微课组织活动,掌握了课堂节奏,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一上课,数学教师先借助多媒体将生活中常见到的三角形的图片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特点。在学生思考过后,数学教师便将“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等关于三角形的特点的微课视频播放出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重新认识三角形。然后,数学教师又借助微课将三角形的概念抽象出来,使得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三角形是怎样画出来的,并鼓励学生通过三角形的概念自主作出几个三角形图形。之后,教师再次应用微课视频将几个不同形状却酷似三角形的图片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正确区分三角形,并由此识记三角形的概念。数学教师应用微课组织课堂活动,使得课堂按照教学计划实施,同时促进学生与数学课堂融为一体的同时使之对三角形的概念有了清楚认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同步提高。学生在参与微课主导的数学课堂活动时兴致很高,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得和牢固的整个过程中,高效地获得了数学知识。
(三)利用微课阐述知识,为学生解疑答惑
微课和多媒体教学存在着相同的地方,都能够将图片、声音和动画等与知识结合在一起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它们也存在着不同的地方,微课比较短小,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形式;多媒体课件较大,内容较多,呈现给学生的方式也多。小学数学知识点中存在很多相似的概念或者公式,学生理解起来并不轻松。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讲知识直观呈现出来,为学生解疑答惑,促进学生学习效率飞速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时,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微课阐述知识,为学生解疑答惑,促进了他们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一上课,数学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了乘法口诀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基础。随后,当数学教师写出“125×12”,鼓励学生根据两位数相乘的方法列出竖式。有的学生能够仿照两位数的乘法解答出来,有的学生则不会解答。随后,数学教师将提前制作好的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微课视频展示给学生,并在视频中分析了两者的异同点,消除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同时促使他们对三位数乘两位数有了新的认识。后来,教师又借助微课视频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题目的解答方法和步骤详细地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对计算方法的应用有了深刻理解。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过程中,心中疑惑逐渐消退,学习主动性和兴趣逐渐提升。
一言蔽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将微课视频引入到课堂中,不仅能够将数学知识点以新颖活泼的形象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还能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快速且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点,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吕蓓如.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文摘版),2016(12):00105-00105.
[2]张莹.分析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576(31):168-168.
[3]姜羽秋.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