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邹兆侃
[导读] 新课改推行以来,对初中的各门学科的教学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整体进程。
        邹兆侃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中学        (343060)
        摘要:新课改推行以来,对初中的各门学科的教学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整体进程。

而初中数学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培养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本文我从利用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学生个体差异;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个人思维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浅谈.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课堂上更加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带动学生的参与性,数学教师要积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有效改进自己在课堂的教法运用,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学习数学知识技能,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和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此进行浅谈,期望能和各位一线数学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一、利用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通常是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或实践活动中的基础动力,所以只有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深入探究,而问题则是能够有效唤醒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便需要充分利用数学问题为学生创设悬念,即将数学知识重难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作为数学问题的基本内容,并选择恰当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充分引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判定》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笔者结合教学任务,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问题如下:什么是平行线?平行公理及推论是什么?我们在画平行线时,三角板起到了什么作用?问题提出后,学生开始结合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的思考与分析,最终得到答案.这样一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通过充分利用数学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数学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自然会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课堂统一式教学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的这些差异,久而久之课堂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教师的有效教学.鉴于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设计,有效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例如,在教学《锐角三角函数》内容时,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次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习惯等,将学生合理的划分为基础层、中等层、提高层,为分层次教学做准备.其次,教师要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如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堂完成以下内容:准确认识三角函数的正弦和余弦;能正确运用sinA和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各边的对比;能够运用正弦、余弦进行简单的计算等等,而对于中高层次的学生,要让他们在掌握基础内容的同时,积极进行拓展和延伸,如深入探究sinA和cosA内在的关系、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等,开阔他们的数学学习视野.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有针对的指导和建议,让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都能有收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个人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迈进,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的调动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主旋律.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时,教师对其加以适时地引导和点拨,定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抓和放的关系,既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也要适时发挥引导作用,训练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内容时,笔者就通过适时地点拨和引导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要想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真命题,需要先作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再证明有已知条件的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全等,但是这样的证明方法学生不容易想到,而且也很难理解,于是,在教学时,笔者首先就提出问题:如果△ABC中,AB=c,AC=b,BC=a,且a2+b2=c2,那么要想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只要证明C=90°即可.那么,由已知条件能直接证明吗?面对此问题,学生的思维好像走进了死胡同,纷纷面露难色,这时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先构造一个以a、b为直角边长的直角三角形Rt△ABC行不行?如果行,接下来需要做什么?这时,学生豁然开朗,顺利走出了思维困境,这样,我通过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
        而言之,随着高效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的逐渐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能,因此教师要积极研究该模式的应用策略,合理的进行教学规划,全面发挥数学教师的引导和帮扶作用,进行有效的探究总结,让高效教学模式在课堂得到有效的应用,促进学生较好掌握数学知识技能,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丽群.如何高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J].农家参谋,2017(21):183.
        [2]刘玉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