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李爱芹
[导读] 高中历史是一门具有强烈人文气息的学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在了解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够得到强化,学习视野能够得到开拓,个人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升。
        李爱芹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
        摘要:高中历史是一门具有强烈人文气息的学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在了解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够得到强化,学习视野能够得到开拓,个人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升。正是因为高中历史这种多元化的人文性,使得它成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战场”,本文将浅析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强化是新课程改革后,教育部门对新时代教育提出的教学核心要求。因为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考核的标准越来越多元化,在这种社会需求下,单一的提高学生的分数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时代要求,一线教师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得到更为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是教师需要在后续教学中思考的核心问题。以核心素养为教学重心,能够实现教学和育人的内在统一,对培养学生发展能力所必备的品质和个性有着积极的帮助,也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阶段性学习实情为参考,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把握历史核心素养的含义以外,教师还要通过历史教学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提升,重“育”轻“教”,才能够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的得到提升和发展。
        例如在学习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内容时,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史实,也不要忘记了本节内容属于爱国题材,除了知识点的传授,教师还要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融入到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深刻意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升华学生的认识,进而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强化。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课外资料的引入拓展教学内容,将“南京大屠杀”、“713部队生化实验”等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引入教学当中,然后将中国人民英勇反抗,至死不渝的故事也引入其中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充分的意识到在近代中国人们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民族气节,这样的教学能够更加深入学生的内心,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形式的知识交互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够得到发挥,能够转化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强化有着积极的帮助。同时,组内间学生因为能力差异衍生的不同想法,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十月革命对俄国以及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然后让学生以4—6人为一个小组的对该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分别负责资料查阅和讨论重点记录,通过分工合作来提升合作探究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探究当中总结出十月革命对世界发展进程的影响,同时结合十月革命的时间,同步的分析出十月革命对本国发展历程的影响,然后由组内发言人表达各小组的意见,并且叙述是如何获得这一答案的,这对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化有着积极的帮助,深化学生学习过程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和证实能力这一核心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指代的是教师在教学当中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对应的问题,复刻出问题的场景,组织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探索出问题的答案。问题情境的营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从被动的认知知识状态转变为主动求知的状态,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意识到殖民扩张对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阅读历史材料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教学引导环节通过一些问题来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荷兰在17世纪为什么被称为‘海上车马夫’?这一称号反映了荷兰人的何种经济生活特点?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在教学开始环节设下问题,学生在学习当中会顺着问题有目的性的进行知识获取,并且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史实的这一能力也能够得到强化,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优化学生的知化过程,提升教学的表现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进而强化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夏玮辉.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浅析[J].科学咨询,2020,(24):269.
[2]杨兴亮.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20,(53):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