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   作者:李聪
[导读] 本文以初中历史为载体,结合教师的亲身实践,对关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的这一论题进行一番详细的个人观点说明与探讨。
        李聪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初级中学  274700
        
        
        摘要:历史是初中学生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文综中占有一席之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时,要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态度,正确的认识历史是为了寻找经验,以更好的方法来开拓未来,我们要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影响,辩证的去看待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学会分析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本文以初中历史为载体,结合教师的亲身实践,对关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的这一论题进行一番详细的个人观点说明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教学问题;教学实践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认真分析现在的教学环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搭建历史情境,开展合作以及拓展式教学,以多媒体来营造生动的历史课堂气氛,以讨论化来构建积极的历史课堂小组以及以实现化来开展丰富的历史兴趣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初中生学习给写历史时的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些学生对于历史缺乏激情,这部分学生可能本身就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平时阅读较少,因此,他们缺乏对知识的渴望,缺少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所以,教师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一定不要把历史课程变成机械式的阅读讲学,而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历史课程变得生动,让学生担任学习的主动者,提升学生注意力,真正热爱历史。
        二、关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以多媒体来营造生动的历史课堂气氛,做好教学导入。
        初中历史增强课堂导入的丰富性,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微课、白板教学等形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历史情境,在课堂上可以为同学展示有趣的图片,播放生动的视频,为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歌曲,这样学生可以更好法融情入景。笔者还可以播放一些时下历史的节目,关注社会热点,比如《小镇故事》,追溯城市的变化,感受历史的发展。多媒体是构建情景的良好方式,学生融入了前景就可以更好体会历史事件背后的深意,提升参与热情,增强道德素质。
        例如,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以多媒体来营造生动的历史课堂气氛。

笔者设计《太平天国运动》情境时,创设了天国梦这一大情境,天国梦筑,天国梦思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完全融入洪秀全的天国梦中,学生仿佛重温了当时的历史,与洪秀全一起见证梦起,一起目睹梦灭,情景化教学可以使学生进行更好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教师可以继续以梦为主题拓展至孙中山的救国梦,邓小平的改革梦以及习近平的中国梦,让学生更真切的体会历史人物的投入的情感,从而摒弃机械式的学习,而带有人文情怀的去学习历史。
        (二)以讨论化来构建积极的历史课堂小组,启发学生思路。
        初中教师应该构建讨论化的历史小组,历史从来都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小组,针对一个历史问题来进行研讨,每一个同学都说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这样可以鼓励每一位学生表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从而让学生有正确的历史认识,不要颠倒黑白,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三国鼎立》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以讨论化来构建积极的历史课堂小组。教师可以问到“你们认为三国鼎立的局面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三国的故事里认为哪些是真的?”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当中,让学生学习历史须有所思、学有所得。总之,讨论化的历史小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有逻辑的去学习历史。
        (三)以实现化来开展丰富的历史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眼界。
        实践化的历史趣味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后开展一些关于历史的延伸性教学,比如开展历史小讲堂,想班级的辩论赛,邀请知名学者或教授来学校进行讲座,可以为学生播放与历史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声色结合的画面中感受历史的震撼,得到感情共鸣。在课外,要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眼界,历史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等地,让学生亲眼目睹文物,感受辉煌的历史,体会战争的景象。
        例如,在教授《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的时候,笔者就以实现化来开展丰富的历史兴趣活动。笔者就为学生播放了《甲午中日战争》这部电影,电影生动逼真的画面将同学们拉回到那个战争的年代,影片播放结束后,我鼓励全班学生写下观后感,以此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明确西方列强的野蛮和民族英雄的英勇就义,加深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知兴替,永争先。
        综上所述,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学习历史,可以探究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外交等多个层面。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优化教学课程,打好学生的基础性教学,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更多,学习更多,提升其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卫红.初中历史如何结合教材变化实施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7):18.
        [2]王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24):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